河南發現老莊師古墓群 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 絕美壁畫現世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鄭州航空港區基本建設考古勘探發掘時,發現了老莊師古墓群,共有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從東漢延續至明清時期,其中以宋金時期仿木建築的磚雕壁畫墓、清代壁畫墓尤為精美。

為配合航空港區基建工程建設,2022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始考古勘探發掘。今年3月,考古人員在該區域發現兩座宋墓,隨即開展搶救性發掘。截至目前,共發現東漢墓2座,宋墓12座,明清墓8座。

老莊師古墓群共有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從東漢延續至明清時期。(河南日報)

本次發現的宋墓群位於山崗東側,由北向南分佈12座,墓葬形制不一,主要為帶階梯墓道磚室墓,由墓道、封門、甬道、墓室構成,墓門和墓室均有仿木磚雕結構。

墓室裝飾內容極為豐富,墓壁飾有彩繪壁畫,涉及花鳥、神獸、家具、武器和人物等。磚砌的仿木門窗,一桌兩椅,桌上擺放杯盤、食盒、酒壺或茶壺;剪刀、熨斗、衣架、衣櫃等生活用具一應俱全。墓室內佈置生動再現墓主人的日常生活,折射當年宋代社會生活和墓葬風俗。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常宏杰介紹,本次發現的宋墓年代應分別為北宋早期、中期、晚期,個別墓葬甚至可晚至遼金時期。

常宏杰認為,這批宋墓並未發現任何可以說明墓主關係的記錄和器物,但從整個墓地佈局來看,這些墓葬位置相近,年代又前後相接,有明顯的埋葬規律。

根據文獻記載,當時河南地區流行昭穆葬(貫魚葬),祖墳尊穴在前,父、叔昭穆穴於後,昭穴又在穆穴左下方,排列一如以條穿魚。從墓葬排列順序看,符合宋代家族墓葬排列規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樊溫泉介紹,古人墓葬不僅選址講究,而且從外到內的設計、佈置,基本上模仿了現實中的房屋和宅院。河南考古以往發現過不少宋墓,但宋代家族墓葬很少見,尤其是處於北宋兩京地區的宋代家族墓地更是極為少見。

不過,山崗中部的東漢和明清墓被盜擾嚴重,出土隨葬品極少。其中一座明代磚室墓出土有墓誌銘,刻有篆書「故將仕佐郎,崇藩懷安王府教授師公及原配張氏合葬墓誌銘」。根據墓誌內容和相關文獻記載,考古人員認為該墓主人應為萬曆甲戌歲(1574年)進士師引昌,其歷任修武縣訓導、平陸縣教諭、懷安王府教授。

「故將仕佐郎,崇藩懷安王府教授師公及原配張氏合葬墓誌銘」。(河南日報)

同時,考古人員發現一座非常精美的康熙三十二年間的磚券單室壁畫墓。墓葬坐北朝南,壁面白灰打底,上繪彩色壁畫,整體佈置仿生前宅居。墓室北壁為墓主畫像,幔帳下墓主正襟危坐於供桌前,身後置屏風,身披通體纏枝紋服,衣襟邊描繪以金粉,頭頂官帽,右手持涼扇,扇面草書若干行字,惜圖像不清,兩旁侍女高髮髻,躬身雙手托盤,東西兩壁男僕單手圓盒。

南壁正中為墓門,兩側以墨線簡單勾勒怒目鍾馗,下部彩繪盆栽。東壁一角墨書紀年題記:康熙三十二年三月初八日。該墓葬規模不大,但整體色彩鮮豔明亮,人物栩栩如生,構圖錯落有致。

樊溫泉介紹,據當地傳說,墓主人為一名進士,這與壁畫中墓主人頭戴金頂帽相符。按照規定,七品(進士、舉人、貢生)以下官員佩戴金頂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