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邊疆記|朝俄友誼橋成中國出海枷鎖 「一眼三國」背後的望洋興歎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周一(11日)搭乘專列出訪俄羅斯,有外媒記者在中國境內的防川景區,拍攝到相信是金正恩的專列駛經朝俄友誼大橋。
這座鐵路橋建立於中、朝、俄三國界江圖們江之上,距離中國領土近在咫尺。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當時的蘇聯政府以向朝鮮運送軍事物資的名義,修建了全長約530米、高約7米,卻僅有3孔可用來通航的鐵路橋。而由於橋樑設計過低,亦直接導致中國大噸位船隻在距離日本海僅15公里處被阻擋、無法通行,從而喪失了這一通往日本海的唯一航道。
防川景區又稱「一眼望三國」,位於吉林省琿春市以南約70公里,這裏是中國唯一可以體會「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花開香四鄰,笑語傳三邦」的地方,但卻同時見證了腐敗的清政府簽訂《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後割讓領土的屈辱近代史。
《香港01》記者近日到防川景區,親身感受「一眼望三國」的震撼,以及遠眺日本海時的望洋興歎。

僅8米寬的中國國土最窄處 被朝俄「左右夾擊」

琿春源自女真語,意為「邊地」,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縣級下轄市,地處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界江圖們江下游,東部與俄羅斯的哈桑鎮毗鄰,西南與朝鮮的羅先特別市隔江相望。琿春是中國唯一面向日本海的港口,中、朝、俄三國陸路相聯,中、朝、俄、韓、日五國水路相通,是國際客貨海陸聯運的最佳結合點。

而位於琿春的防川村因「一眼望三國」的特殊地理位置而聞名,在這裏沿圖們江順流而下,15公里就可到達日本海,陸地最近處距離日本海僅不到4公里。防川村被稱為「東方第一村」,據傳,唐朝時期曾是通往日本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但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這裏成為中國距離日本海最近卻失去出海權的地方。

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市,驅車前往防川村大約需要兩小時車程。在距離防川村大約20公里處,路過吉林省的國家級一類公路口岸——圈河口岸,即中國進出朝鮮羅先特別市的陸路通道,口岸於1938年興建,1998年投入使用。

再向前行10公里,即可經過中國國土最窄處——洋館坪堤路,路面僅8米寬,路兩側均是以鐵絲網建成的國境線,上面掛着「嚴禁攀越國境」的告示牌。實際上,洋館坪堤路是圖們江的江堤。1957年,最窄的洋館坪段被圖們江水沖斷,中國公民長期借走前蘇聯領土進出防川地區,防川遂成為中國領土的一塊「飛地」。及至1983年8月8日,在圖們江中用青石填築而成的洋館坪堤路通車,至此這塊「飛地」才有了自己的通道。1992年,當地政府投資建設了洋館坪大堤,徹底解決了通行困難。

防川景區內望到的朝鮮風光(點圖放大):

+2

「一眼望三國」 不得不提的屈辱史

沿路繼續前行十幾分鐘,即到達本次行程的目的地——防川景區。景區內最高的建築龍虎閣有十三層高,底部為堡壘式設計,頂部為仿古式樣貌,登上龍虎閣頂層便可360度欣賞三國景色,不僅可以看到中國的遊船在圖們江上「馳騁」,還可「零距離」觀看朝鮮這個神秘國家的房屋,和俄羅斯廣袤的海岸平原,甚至一大片湛藍的日本海。不過,在了解歷史背景之後,近在咫尺卻望眼欲穿而不得的感覺尤然心生。

事實上,100多年前這片日本海旁的海岸平原曾是中國領土,包括吉林省在內的東北地區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除此之外還擁有當時中國最大的島嶼庫頁島,直至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相繼簽訂《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

17世紀中葉,沙俄為將自己變成海洋帝國開始入侵中國的黑龍江流域。彼得一世曾說,「只有陸軍,君主是一隻手,有了海軍才能成為兩手俱全的人。」不過,1685年,清軍將入侵的俄軍擊敗,並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黑龍江、烏蘇里江為中國的內河,兩河流域及濱海地區、庫頁島均為中國領土,永世不得更改。

然而,在《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的不到200年間,沙俄就利用「鴉片戰爭」再次入侵中國。1858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強行割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將烏蘇里江以東到圖們江口擴大到日本海沿岸地區劃為「中俄共管」,為沙俄最終攝取南部暖水港(包括海參崴)留下契機。

東北地區曾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知乎)

吉林曾是沿海地區? 如今卻只望洋興歎

1860年6月,沙俄還強行佔領了由吉林省琿春攜領府所轄的重要出海口海參崴,改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控制東方」。同年11月14日,更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去中國的烏蘇里江以東、以南濱海地區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國至此喪失了日本海的領地與海域。

簽訂《中俄北京條約》的翌年,清政府派倉部侍郎成琦和吉林將軍景淳二人,與沙俄濱海省軍政長官卡扎凱維奇堪分東界,樹立界碑。共同制定路線、繪製地圖,簽訂作為《中俄北京條約》補充條款,《勘分東界約記》和《交界道路記文》。然而,二人卻因吸食大煙,將圖們江口的「烏字界碑」丟棄在半路不顧。結果,俄方全部包辦勘界到制定路線、地圖,致使圖們江一線通往日本海的通道堵塞,中國失去了通往日本海的出口。

+2

1886年,清政府派北洋事物大臣吳大澂為欽差,與吉林省邊務幫辦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為代表,與沙俄代表巴拉諾夫再次勘定自烏蘇里江至圖們江口東段邊界。吳大澂經過半年時間的談判,力爭收回罕奇和圖們江口,惟未能成行;但最終將土字碑向江口方向往前推進了14華里。

再到1938年7月,日俄「張鼓峰事件」後,日軍就強行封鎖了圖們江入海口。從此圖們江上船舶運輸被迫中斷,直至今日。

朝俄友誼大橋。(孫聖然攝)

朝俄友誼大橋 中國往日本海的「枷鎖」

現如今,東北地區的港口皆位於遼寧省,海港的缺失嚴重限制了東北的發展。如若說喪失外東北領土,失去日本海出海口是歷史遺憾,那麼,朝俄友誼大橋的出現則是現實無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當時的蘇聯政府以向朝鮮運送軍事物資的名義,在圖們江上修建了全長約530米、高約7米,卻僅有3孔可用來通航的朝俄友誼大橋。

雖然,1991年5月16日,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出訪蘇聯時,中蘇雙方簽署《中蘇國界東段協定》。中方基保留了經黑瞎子島外側在兩江水域的航行權,以及經圖們江口的出海權。惟因朝俄友誼大橋的橋樑設計過低,橋下只能通過體積較小的捕魚船,無法通過大型船舶,成為中國船隻進出日本海的物理障礙。

+3

時隔163年海參崴「回歸」 東北內陸重獲出海通道

及至今年5月4日,海關總署宣布,中國將增加俄羅斯海參崴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相關文件表示,關總署同意在原有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的基礎上,增加俄羅斯海參崴港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新措施將在6月1日生效。

這意味着俄羅斯在163年後重新對華開放重要的樞紐港口,東北內陸地區將打開出海通道。據了解,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每年集裝箱吞吐量近100萬標準箱;海參崴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新措施生效後,吉林和黑龍江的陸路運輸出海距離將大幅縮短,兩省的製造業競爭力料將因此顯著提升。有分析認為,海參崴位於東北亞中、朝、日、俄四國交界區域,是整個歐洲和亞洲地區的交通核心地帶。俄羅斯遠東的開放,將大力推動中國東北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