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同你玩】藝術家創紙紮電話亭、性用品 鬼節與先人聯絡感情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農曆七月十四,鬼門關大開,為了超渡遊魂野鬼,很多人會燒街衣、祭品紙錢。鬼主意多多的藝術家亦不例外,他們創作紙紮電話亭、紙紮性用品、紙紮彩虹,通過燒紙紮藝術品,與先人進一步聯絡感情。

一般人在出殯或盂蘭節時燒紙紮品,希望先人在另一個世界中,仍能過着充裕的生活,生者亦得到心靈的安慰。一眾本地藝術家都有類似的想法,他們的創作展現了生者對先人的祝福,同時,透過創作千奇百怪的紙紮藝術品,展現了社會禁忌。

命運電話亭
藝術家:謝振聲,陳聲聲

作品《命運電話亭》。(謝振聲及陳聲聲)

2015年的鬼節,藝術家謝振聲、陳聲聲創作了紙紮電話亭,電話亭一方連接至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電話亭定時發出鈴聲,觀眾只要拿起電話,便能與「先人」直接對話。謝振聲在電話亭中附設簡單指示:

聽到聆聲來電,請拿起聽筒。
說出問候語,並問先人「今天過得好嗎?」
如聽到空洞的聲音,請耐心等候。
如先人有回應,請隨便詢問想知道的運程。
請享受通話!

《命運電話亭》在2015「與它同行」社區藝術展覽中展出,筆者曾膽粗粗地接聽電話,聽見一陣怪風聲後,筆者隨即掛斷電話。雖然藝術家已經燒毀作品,讀者能從以上片段中欣賞作品,看看觀眾如何與先人對話,挑戰社會禁忌。

祝君好屌
藝術家:葉惠龍

作品《祝君好屌》(葉惠龍)
+5

2015年8月,葉惠龍在殯儀館林立的紅磡中租了一天的散貨場,售賣紙紮性玩具。他表示,香港人透過燃燒紙紮製品,表達對先人的思念與尊重,市面上的紙紮品包括房屋、僕人、最新的電子產品、食物等。生者按着在世的生活模式,構思和生產不同紙紮產品,然而,生者從未關心過死人的性需要。因此,葉惠龍希望大膽想像死後世界的性生活,以藝術品填補「欠缺的生產線」。

十字路口的彩虹
藝術家:陳佩玲

作品《十字路口的彩虹》(陳佩玲)
+7

葉惠龍對死者的深切關懷令觀眾會心微笑,而陳佩玲對死後世界亦有獨特的想法。她覺得孟蘭節氣氛陰森恐怖,大眾一直認為「鬼」充滿着怨氣,大多是飢寒交迫、孤苦無依的靈魂,因此人們時常負面地面對未知的世界,思想變得有所局限。藝術家於是發揮了最大的正能量,創作了一道紙紮彩虹,送給未知的朋友,希望鬼魂能向更好的地方前進。

狗鬼
藝術家:黃國才

作品《狗鬼》(黃國才)
+1

黃國才的朋友因為躲避流浪狗,發生交通意外。後來,黃國才進行資料搜集時,發現中國最早記載的鬼並非男女,而是動物幽靈,在西方世界中,最常見的動物鬼魂依次序為狗、貓和馬。

於是,他提出大膽疑問:「當我讀報章時,不時看見衝出來的狗隻而引發的交通意外,那隻狗是否幽靈?它衝出馬路是否向拋棄它的主人復仇?全港大量由狗『引致』的交通意外,是否都是同一隻狗鬼魂在攪鬼?」為了超渡全港的狗幽靈,黃國才做了一隻兩眼發紅光的《狗鬼》,希望令觀眾關注事件,多多關心動物的幽靈。

倘若天堂會下雨
藝術家:唐景鋒

作品《倘若天堂會下雨》系列(唐景鋒)
作品《倘若天堂會下雨》系列(唐景鋒)
+37

以上的藝術家運用「紙紮雕塑」,表達了死亡世界的奇異想法,唐景鋒卻以攝影紀錄市面上的紙紮祭品,展示大眾的消費慾望。唐景鋒的家人多年來購買紙紮祭品,燒給已故祖母,後來,好奇的他拿起相機,紀錄了燒毀前的紙紮品。

他表示,過去數十年間,紙紮品的種類漸趨多元化,很多「新產品」,如頸部按摩器和卡拉OK機都在市面上發售,形形色色的紙紮品反映了人們價值觀和消費文化,他的攝影系列亦表達了人類對死後世界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