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Band Sound】樂評人︰很多人批評樂壇卻不買唱片

撰文:黃沛鵬
出版:更新:

雖很多人說香港沒有Band Sound,不過從1960年代開始,本地樂隊浪接浪,雖然當中能成樂壇流行巨星屈指可數,但背後影響力卻極為深遠。《港式西洋風—六十年代香港樂隊潮流》作者李信佳和資深樂評人袁智聰,由1960年代說到今天,細說香港Band Sound的歷史與價值。
插圖:黃梓恆

1960年代有不少樂隊比賽,孕育出很多優秀的本地音樂人。(李信佳提供)

Band Sound可以有很多解讀,對李信佳來說簡單又直接,「幾個年輕人,拿起結他,玩奏音樂,就是Band Sound。從前聽音樂都是單向的,電台播什麼、父母聽什麼便聽什麼。直到有一天,大家執起結他,由模仿、探索到創作,年輕人藉音樂表達自我,並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這便是Band Sound的精神。」至於袁智聰則提到港人對這詞的獨有聯想,「Band Sound範圍可以很廣闊,但香港人提起這字眼都馬上聯想到搖滾樂。其實不少流行的唱作人都有自己的backing band一起創作、錄音同演出,David Bowie的歌可當成Band Sound來聽。」他還補充香港對Band Sound另一有趣意思,「只有香港才有所謂『樂隊熱潮』。樂隊是外國流行音樂重要的表演形式,夾Band的傳統從未間斷;只是香港樂隊太少,人們常說80年代有樂隊熱潮,過幾年又有;但熱潮之間是真空的,反映主流樂壇一直不太容納到樂隊這種形式。」

由泰迪羅賓(中)領導的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是本地Band Sound的先鋒。(李信佳提供)

溫故知新,60年代香港樂隊深受Elvis Presley、The Beatles等英美搖滾影響,「60年代的本地樂壇仍然處於起步的階段,雖然一些樂隊已經開始有自己的創作,但佔了好大部分都仍是模仿外國歌手樂隊。不過從選曲和演奏類型偏好方面,我們亦可以看到有些本地樂隊漸漸開始有自己的風格,如馮添枝玩騷靈音樂的樂隊The Mystics。」李說道。其後,本地樂隊由英文逐步轉到唱廣東話是另一轉捩點,「70年代,溫拿是第一隊唱廣東歌樂隊,但當時樂隊潮流已經式微。」袁指出最早一批香港樂隊開始時都唱作英文歌。「溫拿和許冠傑的Lotus後期才以廣東話創作中文歌。Beyond最早期作品都是英文,直到《永遠等待》才立志推出中文歌;Anodize等地下樂隊也曾由英文過渡到中文。廣東話歌詞比英文難填,英文即使稍為堆砌、天馬行空也不成問題,中文就很容易暴露墨水的不足。近代樂隊多數一開始已唱廣東歌,My Little Airport(MLA)早期唱片是中英參半,後來才變成全中文。」

香港獨有的Band Sound解讀

儘管70年代樂隊熱潮已降溫,不過那些樂隊成員卻影響日後香港樂壇發展,有些成了流行巨星,有些成了唱片公司高層,李指出80年代香港樂壇盛世,也跟這班人息息相關,「60年代的樂隊潮流算得上是香港樂壇的雛形,孕育了一批音樂人才,這肯定是形成80年代輝煌樂壇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80年代樂壇,無論在商業和音樂上都取得很好的平衡和發展,這些60年代夾band出身的幕後音樂人和旗手們絕對是功不可沒。」香港樂壇曾經出現數次短暫的樂隊熱潮,可惜每次都是曇花一現,袁說這關係於創作人、樂迷質素和傳媒影響這「三角關係」,「要孕育強大的樂隊文化,這三者都需要保持高層次並維持平衡。音樂人即使玩得出色,缺乏樂迷支持和傳媒注意,亦不成氣候。」

以前樂隊的卡式錄音帶,今日已成經典。(袁智聰提供)
已休刊的音樂雜誌《音樂殖民地》,曾多次以Band Sound樂隊、音樂人為封面人物。(袁智聰提供)

不過歸根究柢,香港音樂工業沒落,影響樂隊的發展機會,李說香港仍然有不少喜歡Band Sound的歌迷,「只是樂壇的大氣候和大環境難以支持這些樂隊去維持生計。不少人隨便批評香港樂壇,卻從來不會掏腰包買唱片,看完電視台的頒獎典禮便以為這代表了香港現今樂壇的全部。你說這是樂隊水平問題,還是歌迷水平的問題呢?」袁的意見也相近:「樂隊發展未如理想,關係到唱片工業。香港主流唱片公司向來不懂處理樂隊事務,簽約往往一隊起兩隊止,不會放太多資源在他們身上。」他說樂壇年度頒獎禮,得獎金曲中也難以找一首樂隊作品。「現在很多樂隊不簽公司,改以獨立途徑推廣音樂,總好過被公司掣肘創作方向,宣傳方面更為自主。我認為這是好現象,會跟主流樂壇產生距離,但樂隊已不需要傳統媒體,網絡已經提供一切渠道為他們達到目標。」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