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有眼鏡時尚】「上目」眼鏡店 帶起本地手做時尚風

撰文:陳盈瀛 黃正軒
出版:更新:

1980年代,高登眼鏡為了從零散的小店中吸納客源,推出了一則廣告:標榜眼鏡無論是否在店中購買,客人都可以在高登享有清洗及調校服務,一律免費。廣告一出,引來同業仿效,更漸成為全港眼鏡店的常態。及後,形形色色的眼鏡店成行成市地滋長,眼鏡顧客亦開始有了形象上的分類,從而更在意:在哪裏能夠選擇到一副最適合自己的眼鏡?
攝影:陳嘉元、龔嘉盛

Kelvin不介意多花點時間向客人解釋手做眼鏡的來龍去脈,是對創作者的一份尊重。

提起本地潮流眼鏡店,許多人會立即想起以手做眼鏡起家的「上目」;但在店主徐子基(Kelvin)眼中,手做眼鏡從來不純粹是一種潮流玩意。8年前開設第一間專店,正是坐落於與「潮」字沾不上邊的九龍城。

自小在九龍城長大,獨愛這區的氛圍與人情味,舖面隔鄰是泰式雜貨店,轉角是生果店,出入碰上的都是老街坊。不過店門一打開,開放式的牆架放滿各地搜羅回來的手造做眼鏡,散發出一股獨特的時尚氛圍。落差令不少人覺得有趣,卻也曾令不少人卻步。

「8年前,很多人不認識手做眼鏡,加上大眾一聽到『手做』,就以為價錢必定很貴,嚇怕不少街坊。」然而這並非Kelvin的原意。「眼鏡畢竟是一種生活必需品,產品質素好,要慢慢吸引到客人應該不難。我們初時預計,客源六成來自附近街坊,四成才是來九龍城食飯的生客。」雖然手做眼鏡在當時尚未流行,不及拿出一副時裝品牌容易叫人受落,但Kelvin確信大眾對於眼鏡造工和質感的要求,的的確確正在提高。

店中配備iPad,方便向客人講解每個品牌的概念與特色。

當時正值手做眼鏡於日本興起,尚未待街坊接受,一眾先知先覺的潮流人士已很快發掘到上目,更隨即引來不少明星客人光顧、雜誌報道,上目在短短時日已廣為人知,手做眼鏡也旋即成為了一種流行代名詞……而且這風潮,一吹就是8年。

與其說是流行走向,不如說是一種尚未被滿足的市場需要。自立門戶之前,Kelvin曾在高端眼鏡店「尊貴視力」任職,在那幾年之間,他發現人們對待眼鏡的態度開始有了明顯改變。「許多客人都不介意花多點錢去選購一副真正適合自己的眼鏡,也樂於接受一些聞所未聞的新品牌,最重要是好看、舒適,跟以往只會追捧大品牌的態度很不一樣。」

成立於上世紀1950年代的金子眼鏡,是今天時尚人提起手做眼鏡時,不得不提的代表品牌。

對於設計獨特、造工精良的眼鏡需求日增,業內人士開始留意到手做眼鏡的市場,但礙於產量極少,加上日本職人從不大事宣傳,要與他們聯絡往往要親身接洽,以致許多品牌未被大眾發現。「要知道香港大部分小型眼鏡店都是由店主、妻子,再夥拍一位視光師打理,根本沒有餘力到外地入貨,多數靠俗稱『跑街』的眼鏡銷售員介紹產品。雖然當時的連鎖眼鏡店開始參與國外眼鏡展,但參展商大多以歐美品牌為主;始終亞洲人面型輪廓不同,客人要找到百分百合適的眼鏡,並不是一件易事。」

店中亦有少量歐洲品牌,雖然不是手造,卻同樣是少量生產,及講究造工。

以時裝方式經營眼鏡

正因如此,這8年間,Kelvin一直堅持親自到外地買貨。店中50多個品牌,八成以上來自日本。「我們就如時裝買手,需要每季緊貼市場。」每年最少到國外七八次參加各類型的眼鏡展與品牌發布會,地點除了日本,還遍及德國、意大利及法國等,持續發掘新品牌之餘,也從中與品牌職人保持緊密連繫。「職人熟悉我們,知道我們怎樣理解他的設計,而不純粹為了一買一賣。手做眼鏡需要花上很多心血,值得獲得更多尊重,每次遇上新客人,我們都會花時間講解眼鏡的製作過程;這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教育,也是對創作者負責。」

隨着眼鏡質素提升,也在無形中慢慢改變了眼鏡店的生態模式。「這些年間,眼鏡款式發展五花八門,需要的專業認知也愈來愈高。就以調校手做眼鏡為例,由於眼鏡材質、製作方法各有不同,需要相關的了解和經驗去處理,所以我們都會勸喻客人拿回來調校,有問題甚至可以寄回原廠維修。」

上目眼鏡

地址: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3樓3207號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