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別注|民間誠品通街擺 台灣文青一年環島十幾場販售創意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編按:香港詩人陸穎魚嫁給台灣一個束長髮的出版人,移民多年,不久開了一間專賣詩集的書店。近年,她與丈夫兼戰友在儼如民間「誠品」——有萬卷書籍百樣貨品的牯嶺街參與創意市集,每次都有作品和紀念品發表,生意不俗。藝文格物邀請陸穎魚採訪幾個攤販,打探台灣本土文青經營創意工業的細節,從牯嶺街看台港兩地創意市集生態。

2020年將盡之時,香港「第四波疫情」爆發,各式各樣展覽及娛樂活動被迫延期或腰斬;相反,彼岸的全球防疫模範生,有「寶島」稱號的台灣,過去半年的周末假日,戶外戶內皆有各種主題式市集舉行,即使少了外地遊客,本地人潮依然不減。剛過去的周六日(12-13/12),歷史悠久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下稱牯嶺街市集)圓滿結束,這是全台灣第一個生成的創意市集,每年12月中下旬,協辦單位都會向政府部門申請封街250公尺,在曾是滿街舊書的牯嶺街搭起帳篷,呼喚愛書人對紙本閱讀的情懷。

文:陸穎魚 | 圖:陸穎魚、受訪者、主辦方提供

由於台灣防疫措施執行嚴謹,今年市集參展攤位數目保持破百數字,市集內亦有義工舉牌,不時提醒民眾要戴上口罩逛市集,務求讓大家能夠逛一個既熱鬧又安心的書香市集,同時防堵疫情破口。

+3

守在老街的書香市集

台灣的文創風氣盛行,過去幾年香港人「返鄉下」(意指到台北)旅行,逛市集成為既定行程之一。事實上,不論北中南、規模大小、常態或單次,根據非官方統計數據,全台每年舉辦的主題型(各類手作、二手物件、農產品、古董等)創意市集、綜合型(有吃有喝有玩有買)市集合共逾1000場,由此可見台灣的市集文化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有機體。

有專注販書的攤位,展出出版社系列作。

每年固定於12月舉辦的「牯嶺街市集」,則是以「書」做主題來招募創意攤位的戶外市集。協辦單位「南海藝」的行政人員陳姵潔坦言:「說全年都在籌備並不為過。從年初就得談合作、寫補助、籌經費,一整年都在跑展覽、邀請新秀、自製內容。過去多年來,為新添市集的創作元素,我們聯手跨領域夥伴,支持獨立出版、藝術小誌、原創手作、當代展演、公民行動……就是希望在舊書街的歷史現場,現地延續或開創跨世代的台灣記憶。記得多年前,人力比較充裕,那時我們統計過,逛牯嶺街書香市集的遊客多達兩萬名。」

小夫妻Zoma(左)和光(右),於2004年創辦「蚤操染織」,每年跑市集擺攤逾10場。(陸穎魚攝)

與一般銷售型的主題市集有別,陳姵潔補充:「我們是台灣最早的創意市集,這敦促我們要持續地探索市集的創意精神,因此我們當市集是個方法、是個公共藝術作品,平台能夠串連社群、經營社區、推廣理念、相互啟發、共學共創等,我們單純重視文史或文藝,不為營利、商圈或觀光,市集也不收吃食攤,這就是明證。」

品牌創業初期,靠市集擺攤起家

當市集變成一種在地文化,民眾逛市集除了消費,其實也是在發掘每個創新品牌背後的故事點滴。而在 2014 年成立的「蚤操染織」更是從市集起家成名的擺攤老手,品牌負責人之一 Zoma 說:「參加市集可以說是我們夫妻兩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從年初至今,我們已經參加過14場不同主題的市集,牯嶺街是年底壓軸。」

獨立出版社柳橋精心佈置攤位,與客人介紹好書。(陸穎魚攝)

有趣的是,Zoma 也曾越洋參加香港 JCCAC 手作市集與 Pinkoi 品品市集(香港站),他表示香港人對紮染的興趣很高,比台灣人更喜歡風格強烈的設計,因此很開心累積了一小群香港粉絲。談到港台市集的差異之處,他認為主要差在氛圍營造,「香港的市集比較像大型展示會,各攤位盡力展示作品,與場地的連貫性比較低;台灣很重視整個場地的氣氛規劃、品牌相關性、所以手作市集主題非常多樣化,卻不失細緻及完整,能夠精準地吸引對的客群」。

第二年參加牯嶺街市集的插畫家INKSUNDAE,,小小攤位上卻擺滿不少可愛作品。(陸穎魚攝)

另外,作品風格明亮可愛的插畫家 INKSUNDAE 表示,11月份跑完華山的「草率季」及臺灣文學基地的「書‧市場」,12月就參加新北投車站的「好好手感微笑市集」及年底的「牯嶺街市集」,數數手指計算,今年一共跑了 9 場。「牯嶺街以書做主題,感覺市集平易近人,能夠吸引不少附近居民來看看,攤位費也合理;當然在華山或松菸文創園區等人潮滿滿的地方,市集攤位費會貴一點,但生意當然也會好一些。」她亦補充,參加市集可以與客人互動,知道哪些產品需要改進,也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協助社群媒體如IG增加追蹤人數。

為什麼台灣市集彈得起

台灣每年舉辦市集破千個以上,以台北為例,就有香港人較為熟悉的四四南村「簡單市集」、西門町的「西門紅樓創意市集」、天母商圈的「天母二手市集」。當逛市集成為台灣人放假時的消閒活動,於是帶動近幾年台北的市集捷運化,意思是民眾可以在一些捷運站出口附近看見小型特色市集,例如圓山站的「花博農民市集」、東門站的「永康小農市集」、新北投站的「好好手感微笑市集」,這些都是已經打出名聲的常態式微型市集。

市集人潮滿湖,民眾都緊守防疫規則,帶好口罩安心逛市集。(陸穎魚攝)

歸根究柢,為什麼台灣市集能夠辦得有聲有色?「蚤操染織」老闆娘光表示,其實在台灣辦市集並不困難,只要有人願意借出地方,主辦人能拿出場地的保證金,以及號召攤商參展的人脈能力,基本上就沒問題。說真的,有些很小很小的市集,主辦單位甚至只有一個人,也不需要設立公司,好像台北的「嘎啦嘎啦市集」就是很有名的室內市集,整個空間塞滿也是10攤左右。光更指出,台灣沒有專門法例規管市集的舉辦,簡單說就是個人或公司都可以舉辦市集,相信就是這個空間讓台灣的市集能夠自由及多樣化地蓬勃發展。

雖然香港的市集規模及數量比不上台灣,但畢竟我們是先天條件上的土地空間不足,以致市集攤位費用較為高昂,令市集發展的難度增加。然而,由於愈來愈多年輕人喜歡逛市集,過去幾年亦算是成功催生一些有名氣有人潮的市集,例如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每季舉行一次的手作市集、藝穗會每月舉行一之的「SOHO MARKET 週日市集」等等。

【標題為編輯擬寫,原題:在台北,逛一個熱鬧又安心的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