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關閉在精神病院做臨床測試?回顧Bedlam醫學道德爭議原點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雖然精神疾患似乎永遠與我們同在,但直到兩百年前,它才深刻地扎根於人類生活,而且是西方世界的產物。對照之下,「瘋狂」則始終都是全球各大文明的一環,早在人類誕生之初便已存在。

文:MIKE JAY | 譯:林曉欽、林薩寶

我們現今稱呼的「精神疾患」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光譜,廣納各式各樣的生命境遇和經驗。很明顯的,自從遠古時代已降,其中某些「精神疾患」也包含了生理上的現象。在不同時空之下,人類用不同的方式理解精神疾患,例如被惡魔附身、身體體液不平衡,或者大腦缺乏特定的化學元素。然而,其他案例缺少明顯的生理成因,症狀更趨近於社會議題而非醫學問題,例如突然失去控制的人、無法與他人互動,或是難以適應生活環境。

精神疾患與身體疾病不同,難以僅靠血液檢驗或腦部斷層掃描就做出診斷。現代醫學對於精神分裂症(譯著編按:此為舊譯名,台灣衛生福利部已於2014年5月將中文譯名改為「思覺失調症」,但因本書為18世紀至21世紀的精神醫學史,故仍以舊譯名稱之)或憂鬱症的診斷雖然真確無比,但造成精神疾患的生物學機制則依然不明。

瘋狂和收容所,這兩個詞彙經常出現在本書的文字裡,它們能夠強而有力地創造思想連結,喚醒鮮明的印象。此書出版於衛爾康博物館的「瘋人院:精神病患收容所與其外」展覽之後,追尋「瘋狂」與「收容所」的歷史和演變,以及這兩個詞彙在當代所引發的迴響。透過研讀精神病患者、藝術家、醫師以及精神健康提倡者數個世紀以來的生活與作品,《瘋狂之所在》以及「瘋人院」展覽都在思索人類如何定義與治療精神疾病、如何體驗精神疾病,以及未來人們可能如何與之共處。本書刊載的文獻資料與圖片反映了人類的生活經驗和個人觀點,藝術家的作品則建立了藝術與治療實作之間的橋梁。

在現代醫學的大多數領域中,疾病的成因都可以透過病原體或遺傳標誌來清楚判定;時常也可以依此決定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一旦理解到這種程度,病史(medical history)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只比出於好奇心來得多一些:在人類發現抗生素之前的感染,以及人類得以進行麻醉之前的外科手術,雖然充滿過去時代的豐富故事細節,但對現代患者與醫師而言,幾乎毫無參考價值。相較之下,精神疾患——或說瘋狂,在它漫長生涯中多數時間為人所知的名字——則與過去始終密切相關。

+1

精神醫學的故事雖有重大突破,但它仍受鐘擺般來回重複的過程以及懸而未決的問題所限定。近年來,人們在精神疾病的社會因素上投入更多關注,以精神分裂症為例,大腦影像技術和基因序列研究依然飽受挫折,難以確定相關成因,但童年虐待、缺乏家庭支持、壓力與文化錯亂等社會因素,都已被證實與精神分裂症有相當顯著的關聯。

這類型的研究,被視為針對1990年代以來主宰了精神醫學、將其緊密聚焦於生物醫學面向的一種修正。這十年間被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稱之為「大腦的十年」,醫界預期將能夠迅速找出精神分裂症根本的神經化學成因。之所以聚焦於這類生物醫學研究,其實是對20世紀中葉大肆流行的心理社會理論的反作用力,當時的理論主張精神分裂症是因為嚴苛的文化規範與情感疏離的教養方式所造成。

然而心理社會理論則是為了反對擁護遺傳生物學觀點與激烈身體治療的前一個世代——對於自稱為「精神科醫師」的第一個世代而言,當時科學是唯一的希望,唯有科學才能夠拯救在維多利亞時期瘋人院裡受苦煎熬、「無藥可救」的眾生。

醫學觀點的鐘擺效應僅把我們帶回到歷史的淺水區。醫師在關於瘋狂的爭論中總是佔有一席之地,但直到近代,我們才開始主要以醫學術語理解瘋狂。經過精神醫學持續與社會和其餘醫療體制漫長的搏鬥之後,終於受到了承認,成為正式的醫學分支領域。原先定義精神疾病的,並非醫學,而是法律,數個世紀以來,為了處理有罪與否以及減刑等議題,法律必須思考「精神正常」(compos mentis of sound mind)、「犯罪意圖」(mens rea guilty mind)以及責任減少等概念。為瘋狂而定的法律術語:「精神異常」(insanity),也沿用迄今。

但是,瘋狂的根本議題,其歷史遠比現代醫學和法律更為古老。瘋狂究竟是深植於人體的疾病?抑或是心靈受到了阻礙?借用遠古時期的話語,瘋狂是不是「靈魂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夠像治療身體疾病一樣對症下藥?或者真正的療癒必須改善一個人的全身?我們是否又該鼓勵蒙受精神疾患痛苦者觀其內心、探索痛苦的根源,或者協助他們移轉注意力、創造新的人生?倘若社會環境便如同其所呈現那般,是精神疾患的成因,他們是否應該與世隔絕,或者更加融入社會方能帶來解方?

瘋狂之所在:瘋人院、精神病院到治療型社區,一段顛覆想像的三百年精神醫學史及未來

書名|瘋狂之所在
副題|瘋人院、精神病院到治療型社區,一段顛覆想像的三百年精神醫學史及未來
作者|MIKE JAY
譯者|林曉欽、林薩寶
出版|麥田 (2020.05)

上述的最後一個問題極為重要,因為它是現代瘋狂議題的核心,收容所由此崛起,並因此類機構的出現,才定義了西方世界下的瘋狂與其治療方法。在它最早的形式中,收容所承諾使困窘的靈魂走入聖所,遠離「使人瘋狂的群眾」,並提供宗教的慰藉。隨著現代治療方式的興起,國家擴展了它的責任,收容所的支持者許諾將其改建為治癒身心靈的場所。漸漸的,隨著將精神疾患視為可治療之腦部疾病的承諾,醫學專業承擔了此一角色。

每一種不同的承諾,都以新的形式重新創建精神病院,反映了周圍瞬息萬變的世界。但是,歷史上的精神病院也都沒有完成使命,到了它們各自運作的時候,瘋狂反而顯得比以往更難治療。精神病院每一次的轉世化身都踏上同樣的軌跡:基於樂觀精神,渴望採用人道的改革,最終遭到棄置,被視為過往年代的可恥印記。

精神病院的失敗原因也非常一致:無法實現建立精神病院時的自信承諾。他們並不曾找到治療瘋狂的方法,然而,事後看來,他們確實一步一步緩慢地走向答案。他們的理想和洞見,以及所有投入精神疾患治療領域的革命先驅,不只鼓舞人心,也造就了現代精神健康的景緻。

這段歷史故事的核心軸線就在倫敦的伯利恆皇家醫院,即眾所皆知的倫敦「瘋人院」(Bedlam)。數百年來,「Bedlam」(貝德蘭)一字在英語世界中已經與「瘋子」產生了根深柢固的聯繫,然而,貝德蘭也是一間真正的醫院,迄今依然收容精神疾病患者。

貝德蘭醫院經歷了數個世紀的發展,它不同時期的建築物象徵了精神病院的三種不同發展階段,以及各個階段的瘋狂定義。

在18世紀,伯利恆醫院是瘋人院的原型,也是倫敦最知名的地標之一,更成為許多詩歌、戲劇、民謠和藝術作品的題材主旨,宛如瘋狂本身的神話發源地。到了19世紀,伯利恆醫院搬遷至泰晤士河南岸,建立了一座新的大樓,陰森可怖地聳立於貧民窟與工廠區,成為維多利亞時期精神病患收容所的濫觴。在當時,歐洲與美國共有數百間的精神病患收容所,由於罹患精神疾病者日漸增加,社會氛圍趨於絕望,也慢慢地失去了原本人道進步的色彩。20世紀初期,伯利恆醫院遷址至現代地點,為全球數千間典型的精神疾病治療醫院之一。這一次,它隱身於倫敦的林蔭郊區,將瘋狂視為人類心靈的疾病,並且善用醫學科學的最新成果來治療病患。等到伯利恆醫院終於轉變至最後的型態時,「貝德蘭醫院」這個詞彙已經變成一個代名詞,象徵了不幸罹患精神疾病者曾遭受的殘忍對待,包括皮鞭、鎖鍊、地窖以及拘束衣。然而,20世紀初期令人樂觀的各種新式療法,諸如未經調整的電療、前額葉切除手術等,如今也已被列入過往的野蠻行為清單中。

回憶貝德蘭時期的場景時,很容易想起過去的黑暗歷史,不言自明地反襯出我們啟蒙的現代性。但是,我們亦不該魯莽假設,當未來世代看見21世紀最荒涼的場景——因為藥物治療而貌似肥胖喪屍,或是在枯萎的都市地景推著廢棄賣場手推車的精神病患時,會認為現在的我們比以前好上多少。貝德蘭醫院的黑鏡依然反映了我們的世界。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及節選。原為《瘋狂之所在》導論)

內容簡介|他們說我瘋了,我說他們才瘋,可惜啊,他們人多勢眾!一部從對抗、治療到與瘋狂共存的醫學史 × 一段由精神疾患所串連的藝術史

18世紀│瘋人院的存在,是為了把精神異常者隔絕於社會之外;19世紀│收容所強調人道對待與宗教慰藉,期盼瘋人能重拾理性;20世紀│精神病院崛起,以生物醫學為基礎的療法蔚為主流;21世紀│後收容所時代來臨,諮商系統、身心靈療法結合處方藥物,帶來巨大的商機,卻也成為精神疾病大爆發的時代──接下來,等在前方的會是什麼?我們愈想使用黑白分明的準則定義瘋狂,瘋狂與正常之間的界線就愈難固定。「精神疾病」實乃一段巨大光譜,廣納千萬種生命境遇,無一相同。《瘋狂之所在》為英國倫敦衛爾康博物館「瘋人院:精神病患收容所與其外」的展覽成果,其宗旨在於叩問「瘋狂」與「收容所」的歷史與轉變,以及這兩個詞彙在當代所激盪出的迴響。本書以英國伯利恆皇家醫院之沿革為經,以精神醫學的實踐與修正為緯,細膩爬梳18世紀以來,以歐美為主要場域的精神治療機構如何演變至今,相較於過去,社會大眾面對瘋狂與精神疾病的態度又有何異同,及其未來展望。

作者簡介|MIKE JAY,作家、策展人,也是倫敦大學學院健康人文中心的研究合作夥伴,以及伯利恆藝術與歷史收藏品的公證人。其著作廣泛涉及科學、醫學與人類心智的文化歷史,包括《深刻影響人類世界的機器》(The Influencing Machine),探討十八世紀英國茶商兼藝術家詹姆斯‧提利‧馬修斯(James Tilly Matthews)囚禁於瘋人院的歷史,以及《高等社會:改變歷史與文化的精神藥物》(High Society: Mind Altering Drugs in History and Culture)。他經常在《倫敦書評》與《華爾街週刊》發表評論。《瘋狂之所在:瘋人院、精神病院到治療型社區,一段顛覆想像的三百年精神醫學史及未來》為「瘋人院:精神病患收容所與其外」展覽後的出版作品。作者個人網頁:mikejay.net

譯者簡介|林曉欽,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專職譯者,興趣是人文、政治、歷史與經典文學,也喜歡科幻、懸疑與科普題材,譯作包括《人類的故事》、《飄》、《列寧的墳墓》、《聖母峰之死》、《債的歷史》、《解開死亡謎團的206塊拼圖》、《停屍間的死亡人生》與《歡迎來到夜谷》、《太空的六場葬禮》等書。

譯者簡介|林薩寶,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出版社編輯,兼職譯者。

審訂者簡介|廖偉翔醫師,台南人,成功大學醫學系畢業、政治系輔系。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服務研究碩士。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不分科住院醫師,現任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合著有《島國關賤字》,譯作有《精神病大流行》與《在懸崖邊緣,接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