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出齊 港人學太極盼更精準翻譯武功招式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自五十年代開始創作武俠小俠,十四部燴炙人口作品多年來先後有不同語言翻譯本,為不同國家讀者認識。當中「射鵰三部曲」自2018年宣布以12年時間翻譯全套為英文版後,首部曲的《射鵰英雄傳》終於今年3月25日出版最後一冊英譯本,至此《射鵰英雄傳》這部將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正式宣告全部翻譯為英文。

「射鵰三部曲」指金庸三部在角色和情節有一定連貫性的長篇小說統稱,依故事時間順序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當中第一部出版的《射鵰英雄傳》於1957年開始連載,至今已逾半個世紀有多,這三部作品亦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而廣受華語觀眾和海外人士所認識。

這次於英國出版的英譯本《射鵰英雄傳》,獲英國《衛報》將其比作中國的《魔戒三部曲》和《權力的遊戲》。這次譯本由擁有瑞典與英國血統的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和香港人張菁所翻譯,Anna負責卷一、三、張菁負責卷二、四。《射鵰英雄傳》從版權輸出到整套書翻譯完成並出版歷時近十年,英譯本和中文版一樣分為四卷出版,之前三部分別為《A Hero Born》(2018)、《A Bone Undone》(2019)和《A Snake Lies Waiting》(2020),而最後一卷《A Heart Divided》則於今年三月出版。

英國出版的《射鵰英雄傳》四冊英譯本。(新浪網)

在英國長大的Anna在牛津大學修讀歷史與中文,在台灣學習中文時認識金庸作品。後來從事翻譯工作,發現未有完整一套「射鵰三部曲」英譯版本,故決定把金庸引入英國,並獲MacLehose Press買下版權。她在第一冊《A Hero Born》的導言中曾表示:「許多人都認為,金庸的世界對英語讀者而言太過異國、太中國,不可能翻譯。」但她認為不把金庸的作品翻譯出來,才是最大的損失。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香港長大的張菁表示,在英國生活的六年時間觀賞了過百套舞台劇,當中有來自日本、印度甚至西班牙等不同語言劇目翻譯成英文的演出,卻竟然沒有一套來自中國的故事,於是讓她萌生出把中國文學翻譯成英語,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文化的想法,後來遇到Anna的翻譯邀請,便欣然接受這次工作。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譯者之一郝玉青(Anna Holmwood)。(新浪網)

用食材比喻翻譯神隨

張菁用料理來比喻《射鵰英雄傳》的翻譯,「就像是一份中式炒麵,現在要用西餐的材料來盡量還原它的味道。」有些「食材」世界通用,比如愛情、打鬥,但有些內容卻完全不同,如何讓英文讀者嘗到同樣的武俠「滋味」,是張菁思考最多的。

而武俠小說若果打鬥場面不夠精彩流暢,自然會失去許多韻味和閱讀體驗。雖然很多西方人對武俠小說十分陌生,但多小看過一些武俠電影,因此張菁選擇將影視文化作為翻譯的切入點,「比如李小龍的電影、李安的《臥虎藏龍》等等。我們也希望利用英文本身的節奏,將文字風格往影視感覺上去表達。」她認為金庸先生在寫作時用到充滿鏡頭感的描述方式,因此在翻譯時,她們也會利用英文中的快詞與慢詞營造出打鬥時的快慢節奏。例如發射暗器時的描寫,慢一些的可以譯為「sail through the air」,飄一點的是「drift through the air」等。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譯者之一張菁。(新浪網)

沒有武學根底的張菁為了能更精準翻譯出金庸筆下的打鬥場面,還特意去學習了太極,至今已經練了好幾年。張菁說學習太極之後,她對武俠招式的描述有了更加具體的認知,「比如『大海撈針』有『撈』這個字的招式,大多是攻向下盤,而『推窗望月』則是向上打。」對太極的基礎知識讓她對小說中的打鬥場面有更具體的認識和想像。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我們華人大多對小說所涉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含義十分熟悉,但對西方讀者來說,文化差異可能讓他們讀起來全然不知是怎麼回事,很多情節讓他們感到難以理解。例如楊康在比武招親中贏了穆念慈,當眾摟住她並脫下她的繡花鞋,穆念慈因此對楊康芳心暗許想要與他成親。中國讀者所熟知的「男女授受不親」、「非禮勿視」等傳統概念,西方讀者卻難以理解,為方便讀者理解,英譯本在導言中交代了宋、遼、金之間的戰爭與糾葛,對歷史事件和中華文化特有的概念也做了文字註釋。

Anna和張菁現在已開始翻譯《神鵰俠侶》,預期亦是一年譯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