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粵樂越樂|一同回味昔日粵韻情懷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廣東音樂」文化流傳已久,早在百年前已經興盛,至今仍有人演奏着,更融合了傳統與創新的風格。「2021 粵樂越樂」除了帶來耳熟能詳的傳統粵樂名曲如《禪院鐘聲》和《雙飛蝴蝶》等外,更為您送上廣東吹打樂名曲及風靡一時的「精神音樂」。

從「罐頭音樂」和劇情「音效」而來的經典

原來早年廣東音樂並不是獨立的樂章,而是粵劇過場曲,或是烘托劇情動作的音樂;用今日的語言來說,它其實是一齣粵劇的「罐頭音樂」和劇情「聲效」。知名文化藝術評論家周凡夫告訴我們,嗩吶與敲擊樂《大開門》和《小開門》(「2021 粵樂越樂」演奏樂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出來的,同類音樂在1920年代已廣泛流傳。

「早期便出現了何柳堂、嚴老烈、丘鶴儔、易劍泉和有『四大天王』之稱的呂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程岳威等粵樂家,較後則有邵鐵鴻、陳俊英、陳文達、陳德鉅等人;他們不僅在樂器上、演奏上作出了革新,還創作了無數風味濃郁的新曲,使廣東音樂從粵劇中完全脫離獨立出來,與來自北方中原之古樂,和江南絲竹成為鼎足之勢,自 30 年代開始即風行粤、港、澳及內地大城。」(周凡夫語)

例如,呂文成將二胡改成粵胡,尹自重將小提琴的定弦與奏法改變而發展出「廣東小提琴」(梵鈴),都大大豐富了廣東音樂的表現力,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樂種。

香港:廣東音樂發展的重鎮

廣東音樂從粵劇過場與音效到獨立成曲,在風格、演奏樂器、組合、技法、演奏形式、樂曲旋律和音律方面,都能體現珠江三角洲、省、港、澳地區的地方特色,是「經過長期發展逐漸累積的成果」;在眾多地區中,香港更是廣東音樂發展的重鎮。

周凡夫說,在1920至30年代的粵樂家,多有來港活動,例如丘鶴儔(1880-1942)擅長嗩吶等吹口樂器,又善於揚琴等彈撥樂器,有寫《娛樂昇平》、《獅子滾球》、《雙龍戲珠》、《聲聲慢》等著名廣東音樂,亦有編著《弦歌必讀》(1916)、《國樂新聲》、《琴學新編》、《琴學精華》(1928)多冊歌樂集編。「另一位粵樂名家何柳堂(1874-1933)則與呂文成、尹自重等人創辦「琳瑯幻境社」音樂部,還創作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名曲。」

這次「2021 粵樂越樂」亦邀請了盧偉良及羅行良兩位大師為大家演奏喉管及嗩吶,七律秦琴與月琴則由阮仕春演出,令人期待。

羅行良與盧偉良將為大家演奏喉管及嗩吶

海納百川的音樂風格

周凡夫形容,廣東音樂能夠海納百川,又與不同文化和風格音樂相融,這種強大的包容力,到了1950年代體現於「香港的時代曲、流行曲、電影音樂、電視劇主題曲,甚至其他樂種」。

在「2021 粵樂越樂」音樂會上,會有《我要你的愛》、《彩雲追月》、《太平山下不夜城》(選自《四季》:夏之夜))、《二龍爭珠》、《雙飛蝴蝶》、《滿場飛》來證明廣東音樂怎樣「在柔和、細膩、溫婉、活潑、生動的特質中散發著一種活力,一種能讓人感受得到愉悅、開心、快樂的樂音」,以及「旋律清冷、氣氛寧靜的《禪院鐘聲》,仍會散發出在世俗人情味中的活力」。

當下許多流行曲都有它的淵源,在「2021 粵樂越樂」音樂會的 15 首「粵樂」,或可找到一些痕迹?

盧偉良這次擔任指揮及喉管、嗩吶樂手,為大家演奏名曲
羅行良為香港中樂團嗩吶演奏家

「2021粵樂越樂」
日期:2021年5月28-29日(星期五、六)
時間:晚上 8: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門票:$220, $280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Tickets are available at URBTIX
指揮:盧偉良
喉管、嗩吶:盧偉良
喉管、嗩吶:羅行良
七律秦琴、月琴:阮仕春

詳情:http://www.hkco.org/tc/Concerts/Favourite-Tunes-In-Cantonese-Music-2021.html

立即購票 Purchase now:https://ticket.urbtix.hk/internet/eventDetail/40872

香港中樂團六月精選演出推介:
*01空間購票可獲9折優惠, 點擊立即購票:

汪明荃與香港中樂團 2021 (6/4-6/6)

情海波濤 - 林穎施粵曲之夜 (6/18-19)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