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從虛白齋藏品 細看香港文物避難所變遷

撰文:鄺曉恩
出版:更新:

「因為甜,小朋友都愛飲可樂,與之相比,大部分人飲第一口茶總覺得很澀,但就像文物古老的精緻文化,更精彩的東西是要慢慢呷和學的。只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學會,你便很有『着數』了。」因為香港藝術館裝修,只能和藝術館「虛白齋」藏館館長司徒元傑坐在他的臨時辦公室裏,一邊喝着茶,一邊做訪問。

這幅《秋山不老圖》由畫家唐岱所畫,他曾是宮廷畫家,更被康熙譽為「畫狀元」。(香港藝術館)

興建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一事最近鬧得滿城風雨,而是次舉辦的「石渠寶笈之香江拾遺」展覽正是康文署「故宮全接觸」系列的活動之一。藝術館回應:「康文署歡迎香港和故宮透過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加強彼此的合作,而此項目亦有助推動香港博物館事業的蓬勃發展。」不過,對於博物館建成後對香港藝術館在資源的影響或兩館的角色則表示未能回覆。文物雖古老,但相關的議題時刻在變。鑑古知今,館長說香港曾經是重要的文物避難所,藉古代書畫可以側面訴說社會歷史。

鄒一桂的《春信三香》(香港藝術館)

最多元的虛白齋藏品

聽到「石渠寶笈」、「虛白齋」等字,不了解的人或會覺得一頭霧水,司徒館長亦笑說曾經聽過小朋友問起不少問題:石渠跟坑渠有關嗎?寶笈是武俠小說裏的秘笈嗎?「虛白齋」是古人嗎?

原來,石渠二字源於漢代的「石渠閣」,一個古時像圖書館或大學的地方,「石渠寶笈」則是自乾隆年開始,31位大臣將宮廷內的書畫編輯及整理而成的重要文獻 。至於「虛白齋」,並不是一個人名,而是書畫鑑藏家劉作籌的書齋名稱。劉先生於1989年把661件珍藏捐贈予香港藝術館,促成藝術館於1992年建成「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館」,專門展示劉先生所捐贈的一批珍藏。香港對於中國書畫的主要收藏,除了劉先生捐贈予香港藝術館的虛白齋藏品,還有慈善家利榮森的「北山堂」,以及收藏家何耀光的「至樂樓」。

作為「虛白齋」藏館館長,司徒元傑好比是「虛白齋」的活字典,他直言香港藝術館的中國書畫藏品種類最為豐富多元,因藏品包含劉作籌自二三十年代居住上海開始的收藏。

館長笑說乾隆畫技其實不高,這幅《三果圖》中的木瓜猶如三塊炭一樣。(香港藝術館)
金廷標的《探梅圖》(香港藝術館)

香港作為「文物避難所」

「為什麼是避難所呢?很多上一代的人,在日本侵華、文革時期逃難到香港,當人要避難時,文化藝術自然也跟隨到了香港。」館長猶如說書人,從乾隆時期說起文物的源起,當時的文物珍品主要集中於宮殿之內,由皇帝抄家所得,或以真金白銀購入,於是私人收藏甚少。清朝末年至大清覆亡期間,末代皇帝溥儀逃亡時從皇宮裏密謀偷運一千三百多件古物,才將部份帶回民間。溥儀從宮中帶出的文物只是近代中國文物流失的一部分,根據中國文物學會的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走私等原因流失到外國的文物超過1000萬件,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則顯示,47個國家的218家博物館中共藏有超過100萬件中國文物,民間收藏則更多。

中國經歷連年戰爭,後來中共建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因而成為華人避難之地。這段時間,香港又從貿易港口過渡到工業城市,與鄰近的廣州在經貿上有緊密連繫,因此成為了內地文物的匯集點。經溥儀帶到民間的文物,走遍天瀋陽、北京、天津、上海甚至美國等地,香港成為重要的中轉站。館長舉例說:「當時的清宮國寶『三希』中的『二希』(『中秋帖』和『伯遠帖』),輾轉之下來到香港,並放了在當時的滙豐銀行保險箱 。後來香港一些收藏家知道後通知北京,國家總理周恩來派出故宮院長來港回購,然而當時殖民地政府不容許中國人訪港,他們便從澳門偷渡來港,最後以48萬港幣購入,經廣州再運至北京故宮。」

香港曾經暫存過不少文物,但館長說除此之外,一些無形的文化遺產亦在香港得以延續,譬如是知識。館長以由香港收藏家於1960年成立的「敏求精舍」為例,「那時香港不少藝廊集中於中上環地區,那裏有很多私人診所及律師樓,不少醫生、律師都愛食飯時間去藝廊看畫。有些醫生沒有症看的時候又會去看,他們私下有不少交流,又會交換古畫互相鑑賞,以這樣的模式延續了文化的知識和經驗。」

南方天氣潮濕,對文物保護增加難度,這幅吳寬的《行書蘇軾詞》有不少字句亦隨年月而侵蝕。(香港藝術館)

修復被湮沒的歷史

從前對中國歷史的概念,只有中史課沉悶乏味的刻板印象,然而聽館長分享檢修古畫的過程,卻感覺像聽科幻電影一樣引人入勝。「我們接到通知有數卷古畫,於是上門檢收,放在盒子裏的畫看起來完好無缺,怎料戴好手套一碰那幅畫時,它便粉碎掉。原來裏面早已被蟲蛀掉,只剩畫紙的表皮,一群蟲瞬間傾巢而出!」館長繪形繪聲,仍心有餘悸,他形容這次是一場「文化浩劫」,類似的「蟲劫」也時有發生。他慨嘆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歷史總是一直被湮沒。

古物經歷千年,一定程度的折舊損害在所難免,修復自當成為文物保育的重要一環。雖然香港康文署設有文物修復辦事處,擁有専業的復修團隊,然而館長坦言復修還是以外判居多。傳統的復修工藝以師承制度為主,老師傅集中於上海及北京,外國不少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或美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亦紛紛引入中國師傅,駐館擔任修復工作。不過,香港作為接通西方與中國的重要平台,在文物復修方面亦在國際佔有重要地位。於1950年在英國成立的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就曾在2014年,於香港舉辦了首個東南亞地區的雙年度會議,集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修護専家,展開研討及發表論文。館長直言:「香港在語言、地理位置和人才方面,於亞洲地區始終仍是較強。」

展覧詳情:

《石渠寶笈之香江拾遺 ─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書畫藏品展》

時間:即日至3月20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趙少昂藝術館

費用:免費

(龔慧攝)

Profile

司徒元傑,香港藝術館館長,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藝術教育學士、香港大學中國美術史碩士,並取得香港教育學院教師文憑及澳洲悉尼大學博物館學文憑。自1986年任職於香港藝術館至今,專責「虛白齋藏品」及中國書畫部門,學術研究範圍以明清繪畫為主,亦兼及書畫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