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單據作畫盛載記憶 藝術家陳建業:珍貴回憶只是剎那衝動

撰文:翟啟豪
出版:更新:

數年前,陳建業為剛剛離去的父親執拾房間,抽屜內的物品令他感到非常陌生。「我當然認識自己的父親,但看着他的物品,卻發現自己對他並不熟悉,不知道他喜歡做的事情,亦不知道他從前的習慣。」
他希望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記錄下來,但自知不擅於透過文字表達,又不想純粹將圖像畫在普通的畫簿上。他討厭買咖啡時收到的單據,認為要每天處理這些「垃圾」十分麻煩,卻發現每張單據都為他記錄了每天的日子、時間甚至地點,證明他「活過那一天」。至此,他每天在收來的單據上「亂畫」,以發票作個人的圖像日記。

此套陶瓷公仔記錄了陳建業和朋友「踩板」的回憶,作品中的「他」雙手按着膝蓋,面露痛苦的表情。(陳建業)
陳建業形容自己為「過氣板仔」,過去四度膝蓋韌帶受傷,第一次受傷在家休養傷患時,關始學習Illustrator和Photoshop等影像處理較件,後來修讀設計。(陳建業)

發票記錄回憶 不敵時間消磨

2013年,陳建業透過網上展覽「01012013-31122013」,將單據畫作於網頁上分享,希望省卻在藝廊辦展覽的那些「應酬」工作,全心專注在作品上。雖然觀眾可以足不出戶欣賞作品,但展後不少朋友卻希望一睹展品真跡,惟陳建業一直都不知道如何將他的單據作品透過實體展覽呈現。

畫了接近1500張發票,陳建業在整理畫作時重新回顧自己四年來的記憶,發現只對其中10多段回憶仍有深刻感覺。大部分回憶和情感就如發票上所印有的日期、時間和地點一樣,隨時間的沖淡變得模糊,「當日珍而重之的感覺和回憶,最終依然老掉牙地敵不過無情的時間」。即使是一些還未忘記的事,無論是令人開心或是憤怒的回憶,都已變得不太重要,他對大部份的回憶都沒有特別的感受。

他懷疑所謂的「重要」和「珍貴」的回憶或許只是「剎那的衝動」,同時又發現一直在旁幫忙收集發票的媽媽也青春不再。對他來說,重要的人和事最終都會如記憶逐漸消失:「兩者都如雨水一樣,明明用手盛着,但都會從指縫間溜走」。整理好過去四年來的畫在單據的圖像日記,陳建業決定策劃一個實體展覽,以「日別如雨」為主題,透過整個「記錄和遺失」的過程表達出「敵不過時間消磨」的無奈。

此套杯具以陳建業父親睡衣上的圖案為創作靈感,雖然他笑言「睡衣的款式十分老套,是阿伯的Pattern」,但作品卻為他記錄了對父親的感覺和回憶。(陳建業)

將回憶放進陶瓷 保留最重要情感

塗在發票紙上的顏料和墨水都會隨時間消退,陳建業希望把這些記錄在單據上的「不完整感覺」,放進另一個較耐久的載體。他相信陶瓷會令人聯想起如杯碟的器物,加上若非意外碎裂,一般來說陶瓷都算是「歷久不衰」,或許可以將記憶原封不動的保存下來。他以發票上的畫面作靈感,透過一系列的陶瓷作品將四年來較重要的回憶保留下來。其中的一套杯具便是以父親睡衣上的圖案為創作靈感,雖然他笑言「睡衣的款式十分老套,是阿伯的Pattern」,但作品卻為他盛載了對父親的感覺和回憶。

大部分回憶和情感就如發票上所印有的日期、時間和地點一樣,隨時間的沖淡變得模糊。(陳建業)

是次展覽分別於兩個相鄰的藝廊 Gallery Z 和 Unit Gallery展出作品。為了配合主題,陳建業將單據畫作以直線方式如「風琴形狀」展示,方便觀眾按照日期和時間見證他四年來的回憶和經歷;陶瓷作品則會於Unit Gallery展出,以相對不規則的陳列方式為觀眾帶來「輕盈」的感覺,模仿他腦海中的畫面,「例如作品令腦海浮現一些畫面,而這些畫面又會令你回想起其他回憶的畫面」。

展品中的一套陶瓷公仔便記錄了他和朋友「踩板」的回憶,作品中的「他」雙手按着膝蓋,面露痛苦的表情;而放在旁邊的另一套作品就是模仿他膝蓋韌帶傷口的杯具。過去四度膝蓋韌帶受傷,他形容自己為「過氣板仔」,但正因第一次受傷在家休養傷患時,關始學習Illustrator和Photoshop等影像處理較件,後來才會修讀設計。他自言陶瓷作品的風格與發票作品亂畫的感覺類近,他用手捏技法將陶泥慢慢拉高成杯的形狀,過程中留下自己的手指紋之餘,作品的手感亦相當粗糙。

《日別如雨》

日期:即日至3月4日(星期二至六開放)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5樓 Gallery Z & Unit Gallery (石硤尾白田街30號)

本地藝術家陳建業。

藝術家Profile

陳建業 (Scott Chan),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曾修讀美術並主修陶瓷。2011 年與友人成立「畫畫畫室」, 2013年首次舉辦個人網上展覽 「01012013-31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