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開免費工作坊 紮作師傅:一開班即額滿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粵劇、木偶戲等表演藝術源遠流長,連繫着我們歷史和生活文化,但擁有這些技藝的人愈來愈少,我們應如何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
非遺辦事處自2019年起推出非遺資助計劃,以支持本地非遺傳承人和傳承團體的相關工作,推廣傳統紮作的許嘉雄師傅表示,他去年利用資助計劃舉辦免費紮作工作坊,一開班便額滿,「因為紮作唔係周圍有得學,所以一開班就好受歡迎!」

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遺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目前,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和非遺清單上分別涵蓋20個和480個項目,當中包括粵劇、舞龍、舞麒麟等表演藝術,以至製作奶茶、茶樓點心、蒸籠、花牌和戲棚等技藝。保護非遺可增加社會凝聚力,更可提高我們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由於傳承對非遺十分重要,紮作師傅許嘉雄憑藉這個信念申請非遺資助計劃,希望在社區加強推廣傳統紮作技藝。

紮作師傅許嘉雄入行三十年,擅長獅頭和大型紮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非遺資助辦花燈醒獅花炮紮作課程

今年43歲的許嘉雄師傅生於武館家庭,自小學習紮作技藝,2000年開創紮作店「雄獅樓」,製作各種紙紮品如龍獅、花燈花炮、神誕功德祭品等,他精於大型紮作,作品曾於香港、美國、澳洲展出,一度成為打卡熱點。

許嘉雄希望推廣和傳承傳統紮作技藝,故在2020年申請非遺資助計劃下的「社區主導項目」,成功獲資助籌辦「民間手藝•紮作傳承2020-2021」工作坊。許嘉雄親身教學,工作坊分為四個課程,分別是花燈、醒獅、花炮、紙祭品,每個課程一共48小時,雖然不少學員為興趣報名,但學成後製作的花燈、獅頭質素已達入行師傅水平!

同學都十分用心學習傳統紮作技巧。(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他指出由於紮作課程不常見,因此一開班就很快額滿;他亦認識到不同背景的學員,「報名學員令我意想不到,細至中學生,大至退休校長都有,佢哋有啲為興趣、減壓,有啲就本身做開舞獅,嚟學做獅頭想入行。」許嘉雄指出紮作獅頭最複雜,整個課程超時一倍有多,但看到學員仍十分用心學習,甚至把獅頭帶回家繼續製作,便感到十分欣慰。

手托木偶粵劇深受家庭觀眾歡迎

同年獲資助的還有廣東手托木偶粵劇傳承人陳錦濤師傅,廣東手托木偶粵劇約有170年歷史,陳錦濤自1961年便開始在木偶劇團表演和製作手托木偶,近年更編寫劇目和相關書籍,推廣這項獨特的表演藝術。

陳錦濤師傅從小加入廣東木偶劇團表演,並學習製作手托木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他透過非遺資助計劃的撥款,推出「廣東手托木偶製作及傳承」項目,在2021下半年的周末駐場香港非遺中心(位於三棟屋博物館),與訪客互動,除了介紹廣東手托木偶的歷史和現況、製作技巧外,更會即席示範。陳錦濤表示由於香港已非常少有廣東手托木偶粵劇的表演,不少人對這種傳統表演都很好奇,因此項目吸引不少家庭觀眾捧場。

手托木偶項目深受家庭觀眾歡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假如你或身邊親友「身懷絕技」,又或者如許師傅和陳師傅一樣充滿熱誠,希望為保護和傳承本地非遺出一分力,快在2022年2月9日中午12時正截止前,申請本年度的非遺資助計劃,推廣和傳承非遺吧!

立即申請及了解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查詢電話:2267 1971

查詢電郵:ichfs@lcsd.gov.hk

網址: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ICHO/zh_TW/web/icho/ich_funding_scheme_introduction.html

截止日期:2022年2月9日中午12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