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戰記 | 「世界地球日」氣象學家梁榮武談科幻與現實的距離

撰文:金寶
出版:更新:

原來在1987年前,香港還沒有專業的氣象人員報導天氣,第一代的「天氣先生」,就是當時在天文台擔任科學主任的梁榮武先生。其後,梁榮武晉升為天文台助理台長,雖然已於2011年退休,但目前仍致力於科普教育工作,經常四處演講或接受訪問,宣傳氣候行動的逼切性。
文:金寶 | 原題:科幻想像與現實的距離 在「世界地球日」與氣象學家梁榮武談《明日戰記》

適逢「422世界地球日」及本地科幻鉅製《明日戰記》將於今年上畫,透過電影的故事背景 ─ 一個變成了廢墟的地球,梁榮武和大家一起由科幻電影看氣候變化,由今日世界說到《明日戰記》,由地球人類說到外星生命。

作為一直備受期待的電影,《明日戰記》炫目的不止它包括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等的演員陣容,還因為它籌備經年,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具製作規模及動用最多電腦特效鏡頭的科幻電影。耗資大量心血和成本去完成這部電影,全因為科技發展,從來都需要無限的想像與堅強的信念,才可以不斷跨越頂峰。而《明日戰記》,就是來自古天樂認為香港電影的特技團隊,絕不比荷里活遜色的信念。

去年發佈的宣傳片中,便為觀眾簡介了電影的故事背景:在不遠的2055年,因為人類的過度消耗和戰爭,地球生態被嚴重摧毀,世界進入停擺狀態。雖然電影尚未上畫,但從電影描繪的世界,可以聽聽梁榮武對氣候變化的見解。

想像1:從事科學相關工作的人,對科幻小說或電影都較感興趣?

出人意料地,在梁榮武的電影名單上,出現得最多的是劇情片。而電影最能觸動他的,是故事中動人的情愫,或是演員的過人氣質,例如他最欣賞《007:生死有時》之中,唯一一個和女主角「有真愛」的占士邦、《人鬼情未了》的盪氣迥腸、《北非諜影》及《亂世佳人》中的兩位女主角英格烈褒曼及慧雲李美豔不可方物,以及忘不了《沙漠梟雄》彼得奧圖的一雙藍眼睛…

「喜歡科幻題材的小說和電影,應該和個人喜好關係大一點。我的性格較為死板,當科幻電影和現實太過脫節,我就會抗拒,但科幻電影拍得好的,還是很吸引人。我的個人取態不大可取,因為科幻電影和小說能有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給予科學家靈感或啟發,引導科學家發展新科技。很多出名的科幻作家,例如Arthur C. Clarke和Isaac Asimov,他們在很多年前幻想出來的科技,現在都一一實現了,我們今日用的互聯網、機械人、視像會議和智能手機,都在很多20世紀創作的小說中出現過。

「科幻世界讓我們看到未來的畫面,有些是我們喜歡和嚮往的,有些是我們不樂見和恐懼的,令我們可以反思,我們今日的行為和生活模式,能帶我們到想要的未來嗎?」

想像2:《明日戰記》中的人類苦況,現實中有可能出現嗎?

對於電影中描述地球不斷出現極端天氣,以致生靈塗炭的情況,梁榮武認為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是已經發生了:「旱災、超強颱風、水浸、山火,現在都有了,問題是惡化的程度。由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出的超過十萬頁報告,當中觀望的時間和電影中去到的2055年差不多,報告內容是現在的氣候環境,將來會演變到一個怎樣的狀態。

「聯合國祕書長曾形容這份報告是一本人類因為氣候變化而受難的地圖集,裡面記載了不同國家的人正因為極端天氣所受的災難之苦,根據這份報告,大約到這個世紀末,情況就算未必如《明日戰記》描述的嚴重,但即是只到一半的程度也好,已經令人類夠難受了,人的生活質素都完全消失了。氣候系統中,有一件科學家無法掌握的事,就是tipping point (臨界點)。如果一個系統崩潰了,可能會觸發到其他系統崩潰,引起骨牌效應,造成很大的創傷和破壞,所以一旦到達這個臨界點,我也不敢想像後果,在《明日戰記》中出現的情節,就真的有可能發生。」

想像3:會有世界末日嗎?

梁榮武曾到世界多處觀察氣候變化的景像。

梁榮武並不相信會有世界末日。「就算環境崩潰及氣候惡化,也不會全人類死亡。地球很大,全球79億人中,有些人很富有,很有能力去保護自己,所以環境惡化時,貧窮國家的人一定首當其衝。環境和氣候的問題, 就是人類過份掠奪大自然資源的結果,在惡劣環境中,總有些人能生存下去,甚至因為人口減少而生存得更好,這就是『氣候公義』的議題。

「但即使沒有世界末日,人類要面對的挑戰還是很多。很多目前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例如打開水龍頭有自來水,到超市能買到食物,到將來不是必然存在的。」香港最大的危機,是倚賴外國供應糧食,「我們吃泰國、澳洲的米,吃大陸的菜,如果那些供應國家有天災,我們就會間接要買昂貴的糧食,所以香港或其他很發達的城市,在Global Village (地球村) 的連結下都會受到衝擊。」

另一樣大家已經習慣成自然的,就是酷熱天氣。「根據文台百多年的數據,我們每年平均有大約十天的酷熱天氣,即是氣溫超過33度。但在20年有40多天,21年有50多天,紀錄不斷被打破!今年的情況還不敢說,因為今年會有『拉尼娜現象』。」

不要少看不斷上升的溫度,它能殺人於無形。「呼吸系統或心臟有問題,在酷熱天氣下死亡率會特別高。另一種在香港出現的極端天氣,大家都一定會記得,就是18年的颱風『山竹』,然而未來我們將面對更嚴重的風災,颱風會愈來愈強,雨水也會愈來愈多。冰川融化,海平面愈來愈漲,杏花邨、鯉魚門及沙田河等,打風就水浸會成常態。這些都是香港將來要面對,最明顯的氣候變化影響。」

想像4:開少一點冷氣就是最環保?

想減輕人類行為對氣候惡化的影響,但原來我們做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牽涉到溫室氣體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而當中最最最影響碳排放的行為,竟是生育!「現在很多氣候問題來自人口膨脹,據專家統計,人類行為中對氣候惡化最嚴重的,就是多生多一個小朋友。多一個人口而導致後來的碳排放是最多的,比起做甚麼都要多很多,所以想組織一個家庭時,要認真思考生幾多個小朋友。

「其次就是開車,香港其實有很好的集體運輸系統,我們應減少開車。香港人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喜歡去旅行,聽過有旅行團的團友說,每年都要『三長兩短』才達標。原來他的意思是每年要去三個長旅行,兩個短旅行。旅行當然是好的,可以增廣見聞,但不應該為去而去。現在有很多環保團體都發展本地遊,讓大家發掘在香港旅遊的樂趣。

「大原則還是『應駛得駛』,已經可以減輕很多影響,香港人都心中有數,我們是消耗相當大的,例如疫情下叫外賣,膠袋和百泡膠盒堆積如山,吃東西會吃剩,網購買了很多我們不需要的東西。疫情期間也多了人去露營,但大家都不知道,在草地上生火,泥土裡面的有機碳和養分,在起爐燒過後就變得沒有用。如果不小心引起山火而燒毀大自然,更是落井下石,香港人愛惜大自然的心態確是普遍不夠。」

想像5:我們有機會和外星生物接觸?

巨型隕石帶著外星生物墜落地球。(《明日戰記》劇照》)

《明日戰記》中,隨著隕石飛來地球的,是能淨化空氣的外星生物,但梁榮武笑說現實中這個可能性不大。「有很多隕石曾墜落地球,上面有蛋白質,但生命就從來沒有。哥白尼在文藝復興時期推翻了『地心學說』,即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其含義是:地球在宇宙中完全不特殊,即是在地球上發生的東西,只要條件適合,在宇宙其他地方都有可能發生。

「科學家目前約找到和地球條件相約 (即有一顆像太陽的恆星,再有一顆像地球的行是圍繞著這顆恆星轉) 的地外行星約5000顆,當中會有生命演化出來嗎? 絕對有可能。問題是那些生命演化到幾高的智慧呢,以及他們會來地球嗎? 最近科學家能計算出,在一些假設下,銀河系有30多個可能有高等智慧的星球,但和地球距離有萬幾光年,即是光線和無線電波需要要萬幾年才到達。所以就算有地外生命,我認為我們可以接觸的機會應該是零,不是完全沒有,但機會很微,因為坐上光速的飛船也要萬幾年才能來到地球,所以我不相信有UFO或外星人綁架地球人的。但在太空裡有沒有生命和地球人一樣聰明,甚至更聰明,我相信是有的。」

後記: 梁榮武笑容親切,很健談,對天文地理有他的一套想法,而這些想法都以理據、數字和邏輯支持,但他同時有情感豐富的一面,筆者更相信就是一顆愛地球愛大自然的心,支持著他多年來退而不休,為宣傳氣候危機而不懈努力。

(題目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