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淺水灣】混搭出個性 藝術家:正如港人同時用筷子和刀叉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身份認同」是近年經常討論的議題,打開報紙,民調總愛問人:「你認為自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兩種身份形成對立,好像不能共存。如果一個藝術家出生日本、美國成長,之後經常兩地奔走,他會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松山智一經常繪畫亞洲男孩,穿上時尚服裝。圖為作品《Baby It's Cold Outside》。(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

美籍日本藝術家松山智一在日本出生,八歲便移居美國,大學時熱愛踏滑板,希望成為專業滑板手。一次意外,他十個月不能走路,於是他開始繪畫,從繪畫中思考身份。「我在日本出生,不久便移民美國,後來回日本讀書,住在日本的古老小城鎮,我覺得格格不入。很少成年人曾出國留學,我覺得難以融入社會。回到美國後,基於我的膚色,我是亞洲人,是當地的少數族裔。這些事情讓我思考身份。」
 
於是,他混合兩地截然不同的視覺文化,繪畫色彩斑斕的畫作。松山智一熱愛美國街頭文化,用色跳脫大膽,受塗鴉藝術、漫畫等次文化影響;同時,他亦將日本浮世繪、神話、卡通一一放在畫面上,形成花亂紛繁的畫面。在「萬花筒」油畫(Kaleidoscopic Painting)系列中,他採用大量抽象、密集的線條,畫中隱含日本傳統吉祥物千紙鶴。

幾個亞洲男孩騎在駿馬上追逐,松山智一的創作意念來自日本江戶時代的-獵犬追逐圖,圖為作品《Still Growin’ Up, 2015》。(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

身份糾纏造就獨特畫風

「現在已經是21世紀,我們隨心到不同地方居住,相比20年前,這是個很大的轉變。於是,我在畫中捕捉新的文化地域。」天馬行空的畫作中,幾個亞洲男孩騎在駿馬上,有男孩穿上西式襯衣,有的穿上時尚衛衣,在夜空中追逐。他表示,創作意念來自日本江戶時代的作品《獵犬追逐圖》,好玩的是,他混合多種手法詮釋「古畫」。或許,他就是其中一個騎在俊馬上的男孩吧!

松山智一用色跳脫大膽,畫作題材混合日本神話、卡通,形成花亂紛繁的風格。圖為作品《Hollow Moon Hypothesis》。(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

「有人覺得我在繪畫新式日本畫。其實,我傾向混合各種風格,讓作品多元化。如香港人用膳,筷子、刀叉同時出現。大家欣賞作品時,可看到不同文化的影子,包括東方和西方的、古代和現代的,還有次文化。」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身份,如果欣賞作品後察覺中西文化融合,繼而反思自己多元的身份,他會感到欣慰。

美籍日本藝術家松山智一用畫作表現他對身份的思考。(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

藝術家profile

松山智一於1976年出生於日本,目前生活工作於美國紐約。他畢業於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視覺傳達設計碩士,松山智一的作品在哈佛大學賴肖爾日本研究所(麻省)、 Asian American Arts Centre(紐約)、美國大學美術館的Katzen Arts Center(華盛頓)、澳大利亞當代藝術博物館(悉尼)、紐約日本協會等世界多個地區的美術館、機構和藝博會展出。作品亦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微軟、The Standard Hotel等機構和酒店收藏。

「Oh Magic Night」

展期:3月19日至4月9日
地點:The Pulse B104-305號舖(淺水灣海灘道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