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點將錄】護國大功臣 金門恩主公:百戰英豪胡璉(下)

撰文:黃俊傑
出版:更新:

在中華民國建軍史中,流傳著「五大主力」的說法--所謂國軍「五大主力」,就是孫立人的「新一軍」、廖耀湘的「新六軍」、邱清泉的「第五軍」、胡璉的「整編第十一師」與張靈甫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此說最早見於1946年的軍事整編會議上,各軍基本上全為美式裝備,可謂勁旅中的勁旅;「五大主力」在裝備美械前,在抗日戰爭中已是立下赫赫戰功--【黃埔點將錄】將分上下兩集,為大家介紹一位從窮小子,到37歲時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大功榮獲中華民國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在剿共戰場中令共軍頭痛非常、讓毛澤東指示部屬「十八軍胡璉,狡如狐,猛如虎,宜趨避之,以保實力,待機取勝」的護國功臣,最後官拜一級上將的胡璉將軍。

「無金馬即無台澎,有台澎便有大陸。」
蔣中正
將軍於金門視察部隊。

時間回到大江大海的1949年。神州色變,國府剿共失利,退守台灣;從東北到海南,國軍節節敗退,縱有黃百韜、邱清泉、張靈甫與諸多無名的忠勇之士,亦有胡將軍在南麻諸役力挽狂瀾,終歸是獨力難支,大勢已去,中華民國可謂風雨飄搖,「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同年10月底,中共興兵強渡台灣海峽;金門位處國共對抗最前線,雖為彈丸之地,卻是台灣最大屏障--金門一失,台灣危矣。就在共軍試圖一戰定江山之際,將軍在金門打了一場關鍵勝仗,全殲登岸共軍;又在1958年「八二三炮戰」守住金門(惟當時在「七七蘆溝橋事變」打響抗日第一槍、時為宛平城守將的金門防衛副司令的吉星文將軍被共軍炮火擊中,殉國),確立兩岸分治之局,穩住中華民國的基業,史稱「古寧頭大捷」。

三十八(1949年)年十月,陳毅集大軍於浙、閩,狂呼「堅決打金門,渡海攻台灣。」台灣海峽情勢頓告緊張,將軍奉命出任舟山防衛司令,主力馳舟山,一部份增援金門。航行途中,廈門陷落,金門吃緊,又改任金門防衛司令官,率大軍迅往佈防增援,乃有古寧頭及登步島大捷。國軍在大陸一連串失利聲中,先以新成之軍,當方面之任,力挫敵鋒,大獲全勝……從此台海安全得以保障,復興基地乃告鞏固。
《黃埔軍魂:黃埔建國文集編纂委員會主編》
中華民國風雨飄搖之際,將軍於古寧頭戰役全殲登岸共軍,圖為金門古寧頭戰史館外的雕刻。(林振東攝)

1949年10月17日,共軍攻佔廈門,準備渡海奪取近在咫尺的金門,共軍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在泉州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誇下海口稱「此役必勝!」,並稱「金門就是這盤中的一塊肉,想什麼時候夾就什麼時候夾,跑不了!」葉飛將進犯金門的任務交予其轄下的第二十八軍,並由副軍長蕭鋒負責指揮。同月20日,身為第十二兵團司令的胡將軍接替湯恩伯將軍,負責金門防務--24日,共軍以第八十二、八十四、八十五師為基礎,各編成一個加強團,為第一突擊梯隊(共約9000人)分由澳頭、蓮河等地登船,先駛抵大嶝海面集結編隊,然後利用黑夜向金門北海岸瀧口跟古寧頭一帶出發。25日凌晨,駐守在瀧口的國軍發現共軍已大舉入侵,剛好第二零一師防區內,因有一輛戰車在參加先前的演習時陷入沙中,該地尚滯留戰車共三輛,面對正在搶灘登陸的共軍,立即展開猛烈射擊,而守軍亦即投入戰鬥,「古寧頭戰役」正式開打。

25日清晨,第十八軍自北而南以三師併列,在後有「金門之熊」之稱的M5A1戰車前導下,奮勇突進,經過一天激戰,迄當日黃昏,大部份被共軍侵佔之陣地已告收復,先頭部隊更進佔西一點紅、林厝之線,共軍則侷促於古寧頭一隅,已成甕中之鰲。夜,國軍除以一部與共軍保持接觸外,主力退至後方整頓應變,並以第十四師佔領第二線陣地,以防共軍趁夜竄擾--不過讀者要注意,胡將軍當時尚在路上,負責指揮的為湯恩伯將軍,古寧頭大捷湯恩伯將軍功勞亦高。

26日凌晨,共軍後續部隊約千餘人又於古寧頭北端登陸下岸,並乘夜晚擴張,但為國軍第十四師阻止於西一點紅、安岐、埔頭之線。清晨時份,第十八軍在優勢海空軍及砲兵支援下,再起攻擊,共軍頑強抵抗。該日上午,將軍終於順利登陸金門,十一時許,到達水頭(福州綏署指揮所),於瞭解狀況後,隨即趕往第一線,接掌指揮權,並鼓舞士氣,各部隊在戰車的前導下,無不奮勇衝殺,激戰至黃昏,共軍多向海岸亂竄,但均為國軍所截,然仍有不少共軍據守古寧頭村落,憑藉家屋,頑強抵抗。

國軍連夜猛攻,迄27日黎明前,始將共軍最後據點予以摧毀,所餘共軍非死即俘。另外尚有1300多名共軍,困伏於古寧頭西北角海岸之斷崔下,正進退不得,徬徨無依中,被國軍發覺後,於27日9時30分,再以戰車為前導,前往掃蕩,在圍攻與招降下,全部棄械歸降,「古寧頭戰役」至此以全殲登岸共軍告終--論戰役規模,「古寧頭大捷」難與各場剿共戰役相比;但若論其對守住中華民國基業、拒共軍於門外,以及促使國軍內部群策群力,精誠合作之意義下,卻是重要非常。

台灣大膽島的心戰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與廈門「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遙望。(資料圖片)

共匪於古寧頭等役連續失敗後,經過十年的長期準備,於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舉世震驚的砲戰,狂呼「血洗台灣,挖國民黨的根。」……(將軍)於四十六年七月第二次主持金門防務後,立即採取各種措施,訂研各種對策,以謀求這一任務的達成。迨砲戰發生,一直持續了四十六天,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射落了將近五十萬發砲彈,由事前防禦工事做得好,防範得當,並無任何重大損失,匪軍則毫無所得,且經不起我軍反砲戰的打擊,無法長期作消耗戰,只得宣佈單打雙停知難而退。這一仗,除了在軍事上粉碎敵人的狂妄企圖而外,尚有不可估計的政治影響。

《黃埔軍魂:黃埔建國文集編纂委員會主編》 

1958年,共軍歷經十年生聚,海、空軍羽翼漸豐,遂發起大規模砲擊突襲金門--8月23日下午,共軍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石一宸下令砲擊金門,以重型大砲600多門對金門大肆轟擊。「八二三砲戰」始於下午6時30分,在2個小時內,投落152、172口徑以上之加農和榴彈共4萬餘發,是日落彈數更達5.7萬餘發,房屋毀損65棟。重點集中指揮所、觀測所、交通中心、要點工事及砲兵陣地--由於當時正值晚餐時間,突發砲火造成國軍死傷440餘人,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趙家驤、章傑當場身亡;另一副司令官、在「七七蘆構橋事變」於宛平城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吉星文將軍被共軍彈片重創,三天後腹膜炎終告不治。

國軍隨後展開反擊。砲戰初期,共軍以島上軍事目標為打擊對象,後期重點則在封鎖金門海運線, 以圖圍困之效.。國軍在砲戰初期猝不及防,但隨著戰事繼續、將軍指揮得當,逐漸恢復戰力,加上將軍重新接防金門後,對共軍來犯早有應對之策,並得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寸榴彈砲反擊,炸平廈門車站。砲戰期間,國共海軍艦與空軍也發生了多次戰鬥。10月初,共軍宣布放棄封鎖,改採「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單打雙不打)」的方針,逐漸減少攻勢。至此,國軍再次守住金門,金門亦繼續穩住中華民國。

 「國軍於民國38年10月25日結束世界聞名的古寧頭大捷後,金門局勢才漸趨穩定。胡璉將軍致力建設金門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縣,積極從事地方文教與經濟等建設,開始著手培植地方人才,改善民眾生活。其一貫為民的施政重點為「宏教」與「厚生」,即重視金門教育、培養人才、改善居民生活、提升生活水準。」

除率將士拒共軍於金門外,將軍之所以被金門人感念為「恩主公」,乃因將軍在金門廣興教育,為金門的建設盡心盡力--將軍於金門大力推動地方教育,積極增建學校,爭取補助經費,並鼓勵駐軍指揮官興建學校,是故遂有尹殿甲將軍之於興建金湖國小,郝柏村將軍之於興建柏村國小,王多年將軍之於興建多年國小等等;另令金中、金東兩校併為福建省立金門高中,招收全縣初中與高中學生就讀,並附設簡師班,培養小學教師,甚至在「八二三砲戰」期間,為使學生不中斷就學,下令學生遷寄台灣內地就讀各省立中學,因金門子弟盡心盡力。

又,金門其時地理環境飛沙走石,將軍承中央「金門應即栽樹積水」之命,遍訪各界學者專家,師法滿清左宗棠「遍栽楊柳三千里」,於全島廣植木麻黃,遏止惡劣環境,使水土得以保持。同時亦開闢中央公路(現已改名為伯玉路)、環島東、西、南、北路(兩旁同樣也都種植了木麻黃),不但交通更為四通八達,景觀也更加美化。此外,為了蓄水,還下令逢溝築壩、挖掘水塘,使雨水不流入海,因此保留了珍貴的水量。

金門過去土壤貧瘠,只能以蕃薯為主食,當年每月尚需向台灣本島買酒10萬瓶以上。將軍因此構想,果將這筆買酒錢改買大米,以大米換回高粱來釀酒,這樣飲高粱酒,吃大米飯,燃高粱稈,豈非一舉三得?於是1950年底,利用舊金城寶月甘泉開始生產金門高粱酒,並推行「一斤高粱換一斤米」政策,同時提出荒地要納田賦,種高粱可以免稅的要求,開拓了金門爾後的財政泉源,始成各項建設與福利政策的主要經費來源--如今金門高梁亦成為當地三大名產之一(尚有菜刀與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