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發條片・Chaumet 北京故宮展二】讓珠寶首飾飛起來

撰文:三三
出版:更新:

Henri Loyrette曾任巴黎奧塞博物館的館長(1994-2001),之後又擔任羅浮宮主席及館長(2001-2013),曾主理過不少重要的展覽活動,但「尚之以瓊華 ─ 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卻是他首度主理以珠寶為主角的展覽。
「即使羅浮宮擁有大量珠寶藏品,但一般觀眾大都將焦點放在寶石身上。其實珠寶穿戴在身上,會反映着光、會發出聲音,在博物館內展出,珠寶本身的質感並未能完全展現出來。這個展覽的其中一項特色是為珠寶賦予生命力,讓它們靈動起來。它們不是掛在牆上的畫,也不是死實的文物。」為達到這個目標,他邀來經常和他合作,既是舞台設計師又是畫家的Richard Peduzzi去主理場景佈置。

故宮的顏色

Peduzzi曾在法國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任院長(1992-2002),之後又在羅馬擔任美第奇莊園的負責人,是許多著名博物館展覽的佈展人,又設計過很多舞台劇及歌劇的場景。首次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佈展,首先的感覺是震撼:「以前來故宮只是匆匆一瞥;今次卻被她的建築深深打動,午門展廳內的柱子和櫥窗,讓我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戲劇舞台』一樣,我要為『舞台』上每個戲劇角色賦予生命力,展出它們的故事,所以在佈置櫥窗時,也盡量做到每一個設計都不一樣,突顯不同時代的特點,讓珠寶靈動起來。佈置時也考慮到故宮的皇家色彩,色調搭配也盡量與之配合。」Peduzzi當時便想到意大利畫家G. Morandi經常用上綠和玫瑰的顏色,「那跟故宮的建築和Chaumet都很和諧,我希望觀眾進入這個展廳時有一種有生命力的感動。」

是次展覽的學術顧問、羅浮宮名譽館長Henri Loyrette

為今次展覽佈展的著名舞台設計師Richard Peduzzi

互動與景深

因為Loyrette和Peduzzi的視覺和美學,也令今次展覽超越了一般的珠寶文物。Peduzzi向來的舞台設計都喜歡混搭不同風格,然後自成一派,且大量吸收文藝復興和同時代的法國元素,「這次在故宮看到的中國裝飾風格,乃至其空間佈置的方式,其實法國皇家及園林有類近之處,兩者可以融合一起。我原來以為展廳中的巨型柱子會讓人感覺很傳統,但佈置下來卻發現柱子反添上了空間的趣味性,讓人以對角線的方式在其中穿梭,有一種萬花筒的神秘。

展廳中也有一些簡單互動元素,當中有動態投映,與前面的珠寶互動,也有一些將不同大小和形態的珠寶作前後擺放,讓人有觀看繪畫時的景深感覺。「我想將Chaumet的珠寶用一幅可以表現出空間和時間的線性畫卷去呈現,營造一個無限延展的世界,箇中有星星有月亮還有天空小鳥和花朵,海洋和波浪的元素也糅合其中。在搭配各種小物件時也不是隨意排列,而是要找到一份韻律感,當中要考慮到它們的高度和對角線排列的角度。」

向來着迷於研究景深的他,無論是舞台設計或其他,都會大量參考不同畫作,去營造出深度和韻律感,「什麼時候佈置一條最長的路線,什麼時候佈置一個短的路線,都要深思。以前荷里活有一位著名的舞台佈景大師William Cameron Menzies(筆者按:曾獲得奧斯卡金獎像最佳藝術指導),他在佈置舞台時,會將一些較矮小的侏儒角色放在後面,反而將高大的角色放在前台,形成奇異的距離感;我也受此啟發,今次將很小件的珠寶放在最內面,較大的放在前面,場中那六燕齊飛的作品,便加深了一份距離感,也算是從這位大師身上取得靈感。」

21世紀的花園冠冕

場內云云的展品中,其中一枚是用麥穗圖案製作的冠冕,那是1810年拿破崙送贈瑪麗路易絲皇后的禮物,最讓人體會到十九世紀的自然主義思潮怎樣影響當時的裝飾藝術創作,更是Chaumet演繹自然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Peduzzi便表示,這個只用上金、銀和鑽石製成的麥穗冠冕看來無甚花巧,卻讓人聯想起後來的印象主義。

Chaumet一向以製作冠冕首飾著名,不但是十九世紀時的約瑟芬和瑪麗路易絲皇后,即使來到今日,亦成為不少名人結婚時的重要首飾(當中包括Angelababy)。冠冕亦順理成章成為今次展覽的重點,由場中間的「冠冕大道」兩旁陳列的十多件作品,年代跨度由十九世紀初開始一直來到當下,除了展示出曾為皇室貴族製作逾3,500件皇冠的Chaumet,如何將冠冕藝術推上更高的境界,更儼然是一條時光隧道,將十九世紀的古典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二十世紀的美好年代(Belle Epoque)、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等不同年代的重要藝術風格,貫穿起來。

在「冠冕大道」的盡頭,Richard Peduzzi特意佈置了一堵「冠冕之牆」,浪漫迷濛的月色下,十多個不同形態的冠冕模型烘照着中心一個全新的製作:「眩彩花園冠冕」(Veriges Tiara)。這個冠冕也是Chaumet和倫敦Central Saint Martin’s 藝術及設計系合作,邀請旗下學生設計一枚「二十一世紀的冠冕」而被選出的精品。

年僅21歲的英國學生Scott Armstrong受法式花園啟發,用簡潔的直線和曲線、清雅的鑽石、綠色碧瓕和黃色石榴石等珍貴寶石,設計出這枚富建築立體感的作品,雖然是高級珠寶卻讓人感覺年輕且瀰漫着當代氣息。英國兩地都以花園設計著名,但兩者卻呈現出理解自然界完全不同的角度,Scott在訪問中表示:「英式花園中,通常一個花圃內便會有多種花朵,較隨性有機;但法式花園卻較嚴謹,結構也很有趣;我之前便看過一張描繪法式花園的半空鳥瞰繪圖,很漂亮。Chaumet演繹自然主義自成一種風格,我無意只是複製自然,而是希望再現自然,所以冠冕的線條及色彩都是重新演繹。」

要完成這個構思,還有賴年僅28歲的工匠Yann的手藝。即使打從羅浮宮珠寶工匠學院畢院後,便在Chaumet珠寶工坊工作,至今十年,又曾修復過不少重要冠冕作品(包括上述的麥穗冠冕),這個「眩彩花園」仍然為經驗豐富的他帶來新挑戰:「在珠寶鑲嵌時,通常會將寶石鑲在同一個平面上;但今次不一樣,有三四個不同層次,難度也增加。」

21歲的英國學生Scott Armstrong受法式花園啟發而設計的全新冠冕

 

「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
日期:即日起至7月2日
地點:北京博物院午門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