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評攝影大師】大師駕到咪眨眼:愛跳出框框外的攝影大師

撰文:波夫波
出版:更新:
當時是 1955 年,法蘭克以一個來自瑞士的異鄉人身分,穿越了美國 30 個州份,以駕車旅行的方式,拍攝美國各階層的社會狀況,消耗了約 27,000 多張底片,最終只選輯 83 張照片,放在他的攝影集內…電影中有段舊訪問片段頗吸引我:年輕的他對着鏡頭,似乎很不耐煩,埋怨記者為什麼老是把攝錄機的框框對着他,又說為什麼不能讓他站在框外接受訪問……
波夫波
《大師駕到咪眨眼》電影擷圖

終於在香港國際電影節裏,看完《大師駕到咪眨眼》(Don't Blink: Robert Frank)這齣關於殿堂級攝影師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的紀錄片。着實有點讓人失望。

雖然導演是法蘭克長期合作的朋友兼獨立電影人 Laura Israel,但看來卻仍無法穿透法蘭克內心的真正感受和想法,電影只佈滿散亂的生活鎖碎影像、過去的訪問片段和他拍過的一些照片和短片,並沒有太多具啟發性和嶄新的內容。或者,導演只想為已年屆 91 歲的法蘭克,留存一份類似回顧人生的紀錄,以作紀念。

《美國人》攝影集封面。(Robert Frank)

經典處女作 捕捉 50 年代美國真面貌

法蘭克人生最大的成就,便是他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The Americans)。雖然之後他的創作欲仍非常強,創造了不少攝影及獨立電影作品,但總是無法超越這部處女經典。

當時是 1955 年,法蘭克以一個來自瑞士的異鄉人身分,穿越了美國 30 個州份,以駕車旅行的方式,拍攝美國各階層的社會狀況,消耗了約 27,000 多張底片,最終只選輯 83 張照片,放在他的攝影集內。

起初攝影集受到美國評論界的嚴厲批評,指他的作品是「寫給病態讀的病態詩篇」,但後來更多的評論認為,他捕捉到美國夢的破滅、社會貧富和種族問題,以及欣賞他創新的編輯和排列照片手法,形容《美國人》為「紙上電影」。

電影輕浮散亂 卻合大師個性

紀錄片按着時序的主軸,訴說了法蘭克人生的幾個重要轉捩點,包括他與兩任太太的關係,女兒的意外身亡和兒子的病逝,但總是輕輕帶過,缺乏深入的描寫,也好像無法把他的人生經歷與他的創作,連繫上深刻的關聯。

不過,或者正是這種輕浮散亂的風格,更配合到法蘭克的個性:不拘小節、隨性、反叛、躁動、偏鋒、略帶幽默。電影中有段舊訪問片段頗吸引我:年輕的他對着鏡頭,似乎很不耐煩,埋怨記者為什麼老是把攝錄機的框框對着他,又說為什麼不能讓他站在框外接受訪問。這段對話,頗能反映他的個性和創作思維。

《大師駕到咪眨眼》電影擷圖

電影另一個遺憾,是缺乏延伸討論法蘭克的《美國人》對後來攝影界的影響(例如 John Szarkowski 在 1967 年於 MoMA 策劃的「New Documents」展覧),以及與另一位攝影大師的亨利.卡蒂爾—布雷松(Henri Cartier-Bresson)對攝影看法的不同。這位被大眾推崇為「決定性瞬間」之神的布雷松,曾經被法蘭克嚴厲批評,指他「這個人周遊列國,但除了美麗的事物和構圖之外,你從不感受到他真的被世界發生的事感動過。」

法蘭克也曾這樣形容自己的作品:「這裏沒有決定性瞬間,這裏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中間的時間。」擺明針對布雷松。

牌品好,自然人品好。攝影其實也有類似反映心像的特質。我愈來愈覺得,當年法蘭克拍攝的美國人,其實只是他反映自己情緒和性格的一份自我表述,多於人們背後賦予它的社會和歷史意義。當然,這裏頭固然有很多難分難解的理性和感性,或許攝影的好玩之處正是如此。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