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滋味.影評】還少年他/她的原樣!

撰文:安娜
出版:更新:

如果說香港的主流價值是功利、以金錢與地位衡量人的成就、盲目崇拜進步與發展,相信不會有太多人有異議。
然而,我們在反思與批評這種主流價值的時候,也應該小心不要讓自己跳進這立場的極端反面——
過分地鼓吹「做人要有夢想」、假設每個人都在主流價值壓抑下而受傷、便捷地將每個人的問題都歸咎於社會或者制度。
看張經緯的紀錄片新作《少年滋味》,我以為電影是太快地落入了後面一種的立場。

(電影劇照)

電影在青協舉辦的「譜Teen 同唱」萬人音樂會中選出了 9 個人物,訪問他們,並拍攝了一些生活日常的片段;受訪者年齡大多介乎 12 至 16 歲,正是經歷身心激烈轉變的青春時期。受訪者裏面有家境豐裕、成績優異的高材生、有因體胖而飽受歧視欺凌的女孩、有從青海移居香港成長的男生……人物的背景各不相同,從這一個角度去看,電影採集的「少年」樣本是頗為多樣化的。

可惜的是,在這一群多樣化的人物之中,電影所得到的觀點其實並不新鮮。例如電影呈現心態虛無的Brian、備受家庭期望要成為專業人士而感到壓力的Vicky、面對音樂理想與人生現實兩難的Angel,類似的青年心聲個案,我們都不是沒有聽過。因為電影篇幅較短,不到 80 分鐘,所以我們接觸每個年輕人的時間其實很短,在我們能深入了解他與她之前,電影就已跳到下一個受訪者,留下的,其實只有這些年輕人生活裏最表面的不滿與不快樂。每個少年都有自己的不滿與不快樂,要擷取到這些證言並不困難,困難的,反而是站在他們同樣的高度去耐心地觀察、認識他們。

9位少年主角之一:Vicky(電影劇照)

所以我覺得《少年滋味》拍不到那些受訪者真正獨特、有個性的可愛可貴之處。電影旨在講出一個 general statement,那就是今時今日的年青人都是有問題、備受困疑的一代,他們各自在不同的脈絡下,承受著來自上一代與及社會各方的制肘與壓力。這個問題以至青少年們的境況的確是值得關注,但我們不能純粹因為電影道出了這點,就說它是好電影;紀錄片不應該是如此功能性的。

還有一點我想提出。除了十多歲的年輕人外,電影還加入了兩個 10 歲女孩與及一個 24 歲男生的段落。從電影整體去看,這三個人物的心境、處境與面對的問題,都與電影的其他角色甚有距離,令這三段看上去好像是與主體不相關的部份。我不明白為何創作者會有這樣的安排。

總的來說,《少年滋味》在梳理材料及與受訪者接觸的部份,有許多地方都未如人意。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