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騎着單車看銀幕裏的中外父親

撰文:陳廣隆
出版:更新:

父親節,自應歌頌親恩,以愛回報。
可是一般人(特別是東方人)向父親表達愛意,總不如對母親般俐落自然。
一方面,父親的形象總較母親嚴肅,兒女要親暱示愛,多少感到尷尬。
另一方面,父親又常是權威的象徵,少年急於表現真我自立,難免視父親為超越乃至打倒的對象,難免沒那麼親近了。

數電影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父親」,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必是其一。(《超人》電影截圖)

1.父權社會的荷里活父親——馬龍白蘭度

馬龍白蘭度演繹過兩大形象截然不同的父親,一個是1972年《教父》的黑幫家族首領。(《教父》電影劇照)

數電影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父親」,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必是其一。

他演繹過兩大形象截然不同的父親,一個是 1972 年《教父》(The Godfather)的黑幫家族首領,對外對內皆一錘定音,外人敬畏,兒女崇愛。沒有他,本來穩定的家族內部及黑幫之間的關係立即崩散,從此腥風血雨。

另一個是地球最強超級英雄之生父,在 1978 年的《超人》(Superman)中,他本是偉大的外星精神領袖,得知母星行將毀滅,為救兒子,強忍難捨之情,將他送離太空,死後仍是超人崇拜、學習的對象。

一位演員,兩個父親,一黑一白,皆是「權威」與「力量」之極致。

2.掙扎受辱的意大利父親——《單車竊賊》

《單車竊賊》中的父親受苦捱餓多時,幸運之神也一直不肯眷顧,生活上屢陷絕境。(《單車竊賊》電影劇照)

不過,銀幕上最「好看」的父親,往往都不是權威與力量的結合,反而是有失父職,甚至迷失自我的掙扎者。

1948 年的《單車竊賊》(Bicycle Thieves)是當中的典範。這部意大利新寫實主義的經典傑作,相信不必多作介紹。戰後經濟傾頹,生活艱苦,連糊口也有困難,為人父親要照顧兒女衣食住行已很吃力,何況供書教學。可是書本上的知識,總不及品格重要,故事中的父親受苦捱餓多時,幸運之神也一直不肯眷顧,生活上屢陷絕境,為了取得生財工具,到最後不得不偷竊單車,還在兒子眼前被人贓並獲,遭掌摑、喝罵、羞辱,父親的道德形象盡喪,就看得人淚流又揪心。當父親者,犧牲的不單是時間、金錢、血、汗和愛,還有一己的道德底線,當中的掙扎又豈能不令人動容。

3.望子成龍的香港父親——《父母心》

在同一時期的香港,我們也有 1955 年秦劍導演偉大的《父母心》。馬師曾飾演的生鬼利終日為口奔馳,只望兒子出人頭地,無論如何也得供其讀書。可惜經濟不景,戲班解散,他輾轉流落街頭表演,失落尊嚴,最後甚至過勞失聲,損了苦練一生的技藝,連唯一伴隨自己的小兒也得送至他人處寄養。

《父母心》中生鬼利多次說︰「做人父母,為兒為女,怎樣捱也是甘心的。」(康文署電影節目辦事處圖片)

這為的是什麼呢?《單車竊賊》中的父親為求兒子溫飽,捨棄尊嚴,鋌而走險,生鬼利希望兒子適應時代,讀書成才,連自己的表演行當、藝術生命也可典當,乃至送往他方也在所不惜,所抱持的,是對未來的希望。生鬼利多次說︰「做人父母,為兒為女,怎樣捱也是甘心的。」不論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者,聽到也無不心感戚戚吧。

4.得不到認可的台灣父親——《不能沒有你》

不要以為這只發生於粵語長片時代,台灣導演戴立忍 2009 年的作品《不能沒有你》告訴我們,當父親的,其艱難處可不單單在於掙錢開飯。這部戲的父親角色是個無證潛水夫,前女友與他生下女兒後便不知去向。他沒有法定監護權,難為女兒爭取入學權利,兼之政府部門互相推搪,行政程序架床疊屋,將父女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一念情急,他企圖直入總統府不果,竟騎電單車帶着女兒爬上行人天橋頂,大喊社會不公。

這故事改編自真實事件,戴立忍作品中這位窮苦父親的艱辛盡心,固然不下於生鬼利,但更教人唏噓者,在於原來要當一名「父親」,靠的不僅是血緣,也非金錢,而是政府、社會的認可。這就是我們的現代社會。外間人情疏冷,竟令親子情深的父親連擔當父責都那麼困難。

為爭取女兒入學權利,父親竟帶着女兒爬上行人天橋頂,大喊社會不公。(《不能沒有你》電影劇照)

5.賣子求財的比利時父親——《半熟爸爸》

上述幾位父親都是中年人,盡皆歷盡滄桑,但年輕爸爸又怎麼樣?在比利時電影大師戴丹兄弟(Dardenne brothers)2005 年的《半熟爸爸》(L'Enfant)中,父親就只是個年僅 20 歲的少年,遊走於社會邊緣,當小偷維生,朝不保夕,與少女生下幼嬰,不懂得如何照顧。一日,也許是財政拮据,也許是想逃避父責,他竟突然心血來潮,將兒子賣去,為的不過是 5,000 歐元。女友知悉後憤而報警,少年才知犯下彌天大過,雖然趕及贖回兒子,卻欠下黑幫一屁股債,愛人又始終不肯原諒,迷惘無助,一步步走進犯罪之路。

《半熟爸爸》中的父親,趕及贖回兒子,卻欠下黑幫一屁股債,愛人又始終不肯原諒,迷惘無助。(《半熟爸爸》電影劇照)

戴丹兄弟的極簡風格,幾若實錄,拍出了一個少年父親的混亂心態與道德掙扎,片名(英譯 The Child)指的是那無辜幼嬰,其實也是指男主角自己。少年十八未熟時,其實和兒童相去不遠。每個人成為「父親」,也必須經歷漫長的學習過程。

戴丹兄弟終究不是悲觀主義者,結尾少年自我救贖,未來雖依舊充滿困難,但大抵不會像 2011 年近作《單車男孩》(The Kid with a Bike)的父親般,再次將兒子置之不顧。

從《單車竊賊》,到《不能沒有你》,再到《單車男孩》,我們像是騎着單車,見盡天下父親艱辛走過的道路,有的咬緊牙關挺過去,有的無力應付放棄了。我們皆是凡人,父親不是教父,不是超人,為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有血有汗,經歷過千百次道德掙扎,全都是愛。今天,我們很應該略盡孝心,向天下父親說句︰「辛苦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