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圈內人看《星聲夢裡人》的四種唏噓

撰文:李偉民
出版:更新:

有些人說《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片長慵倦,這些人恐怕是情感化石?
老編告訢我「La La Land」是Los Angles(洛杉磯)的花名,意思是尋夢的地方。以前,我們叫LA做「夢工場」(dream factory),以後改叫「La La Land」。
電影《La La Land》橫掃影展,拿了無數的大獎,難道評判瞎了眼?當然不會,只不過我們從事創作藝術工作的人,所身同感受,同聲一哭的,不會是外面的人明白的。

從事創作藝術工作的人看《La La Land》,特別感同身受。(《星聲夢裡人》劇照)

【編按:以下內容或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讓我們先看看它老掉大牙,卻又歷久常新的動人故事:

嚮往演藝事業的年輕女主角Mia(愛瑪史東Emma Stone飾演)和懷才不遇的爵士樂音樂家Sebastian(賴恩高斯寧Ryan Gosling飾演)偶然遇到,愛得火熱,大家鼓勵對方在事業努力,可是,事與願違,兩個失敗者都心碎,決定分手……

如果只用故事來說《La La Land》不好看的,這些人根本不懂電影,《La La Land》的成就,是它如泣如訴地道出一份失去的感覺,如夢如幻地描出一種失去的情懷。電影的成就,和它的故事骨幹無關。

第一種唏噓:藝術家的孤寂

在圈內人眼中,電影帶出了藝術家的寂寞。(《星聲夢裡人》劇照)

電影叫人感慨的是在物質的年代,太多人想賺更多的錢,來追求更多的吃喝玩樂,如果有些人的夢想是和錢無關,我們的不稱意也和錢無關,別人以為我們是傻的。從事表演和音樂藝術的朋友,他們追求的成就便是「藝術卓越」,他們所渴望的獎品便是「觀眾掌聲」,如果達不到,我們會傷心。但是這些東西在世人眼中是虛的,不值一文,故此,他們不明白戲中的傷感,唉,藝術家比北極熊更寂寞。

藝術事業的辛酸,是《La La Land》的第一種唏噓。

第二種唏噓:圈內人愛情難覓

從事演藝工作的人往往難以維繫一段感情。(《星聲夢裡人》劇照)

演藝事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業,出了幾個天后天王,卻有無數的小演員、小音樂手在掙扎求存,只要有機會,不管在哪裏,都會跑去爭取,違背意願的事情也要接受,試問在這樣的境況下,如何能維繫一段感情?在片中,男主角為了生活、為了成名,要跟從樂隊,離開愛人,在美國穿州過省地表演;而女主角跌跌墮墮地等待機會,卻一事無成,突然有個機會叫她去巴黎工作,便要立刻告別愛人數年。情濃情淡,對演藝行業的人來說,已不重要,今天相親,明天相分。以前香港的藝人最遠可能只是跑台灣和東南亞,今天他們要賺人民幣,北上大江南北都要走一回,更難維繫一段感情。

以上的兩種唏噓,是比較直接的,而影片帶來的另外兩種唏噓,卻是更深層次,叫人嗟嘆的。

第三種唏噓:現代人失去的舞動天性

仍然記得大姐姐梁劉柔芬說過一句話:

為什麼我們小時候活潑得像個紅蘋果,大了,大家都變成一粒又乾又苦的鹹話梅?

小時候,見到路邊有些很窮的小孩子,四五歲吧,窮得褲子都沒得穿,鄰居給他們一些餅乾,要他們跳「已經裸體」的扭腰舞,他們毫不猶疑,便跳起來,圍觀的人嘻嘻哈哈在笑,歡笑便是這般簡單。今天看來,會不會構成法律上的「虐兒」?

在電影《La La Land》裏,大家都沒有束縛,跳舞唱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星聲夢裡人》劇照)

如《詩經.毛詩序》說:「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肢體舞動,是人類藝術細胞的天性,為什麼世界變得文明,我們愈失去那份天性?從前,農民可以採茶時一起唱山歌,漁民在擺渡時可以一起來個划船舞。今天,我們都市人,卻失去這份上天給予的浪漫和天賦?看到廣場大媽身為老「話梅」,還在手舞足蹈,旁若無人,我們卻會看不起,到底誰對誰錯呢?

在電影《La La Land》裏,大家都是沒有束縛的,電影裏的人,跳舞唱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喜歡便大家唱,興致到便大家跳,有點像印度的Bollywood的歌舞場面,有些人覺得怪,但是生活不是本該如此?我們都市人可否情不自禁,一面工作,一面跳舞?

電影《La La Land》的歌舞,拍得並不老土,既向已往的歌舞電影致敬,也帶領觀眾看新的視覺感受。我相信《La La Land》將會拿更多大獎,成為人類的經典的歌舞片,特別是男女主角初遇,男的穿著緊身的白恤衫西褲,女的穿上美麗的黃裙,一起在山坡跳舞,望著晚上的華燈閃爍的洛杉磯,憧憬著明天的新希望,這是觀眾永遠不會忘記的回憶。電影的導演戴米恩查素(Damien Chazelle)很年輕,只有32歲,才華橫溢,不過,我總覺得電影有著數年前,一部著名的跳舞藝術片Pina的影子,該片是向現代舞大師翩娜包殊(Pina Bausch) 和她的「舞蹈劇場」致敬。

第四種唏噓:電影不再人性化

電影最後不呼而出的第四種唏噓,便是我們的電影在漸漸失去人性化。

想想:現在一個月可以有六七部科幻、災難、打鬥片,卻沒有一部歌舞片?很多人今天看電影,是找官能剌激的,誰願意花錢看一部「人演」的電影。苦況如我們寫文章,大家都說不要抒情散文,因為沒有人看,大家要看有「point」的文章,行內叫「號碼」(number)文,即觀點愈多愈好:第一、第二、第三……

再想想:在60年代我們香港載歌載舞的電影有《我愛阿哥哥》、70年代有《淘氣女歌手》、80年代有《我愛夜來香》、90年代有《92黑玫瑰對黑玫瑰》、2000年我們有《芭啦芭啦櫻之花》、《如果.愛》,跟著愈拍愈少。

香港載歌載舞的電影愈拍愈少。(《芭啦芭啦櫻之花》電影擷圖)

又想想荷里活:60年代我們有《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70年代有《油脂》(Grease) 和《週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80年代有《辣身舞》(Dirty Dancing)、90年代有《龍鳳雙星》(For the Boys)、2000年代有《芝加哥》(Chicago),往後的歌舞片大多是揹不起票房的片種。活在手機年代,這些歌舞片,俱往矣!

所以,當你看《La La Land》沒有感受的時候,是因為我們不曾活在你心中,而你的心中也沒有我們這批默默耕耘,在除了大家所關心的政治和經濟以外,試圖用文化創意為你們的心靈滋潤的一群?因此,《La La Land》既是一個藝術工作者的「夫子自道」,對我們來說,又是「同道中人」的呼喚,那份失落、那份唏噓、那份無奈,只有活在不安中的圈內人才會明白的(有個演藝學院畢業的同學告訴我,她去了酒會吃了點心後,為了省錢,回家後便不吃晚飯)。

歌舞片在荷里活同樣漸成為揹不起票房的片種。(《星聲夢裡人》劇照)

當然,《La La Land》唯一可以批評的,是男女主角不夠「靚」、舞技也不是特別好,真叫人懷念當年的歌舞明星尊特拉華達(John Travolta)和奧莉花紐頓莊(Olivia Newton-John),而香港的蕭芳芳、李小龍(大家上網看看他跳Cha Cha吧!),都是迷人得讓人心醉。

要國內或香港拍一部《La La Land》,最困難的地方是那裏找演員:歌舞片最難是找演員,要好看、唱得、跳得,而《La La Land》的男主角Ryan Gosling的彈琴片段還是親身上陣呢!所以大家看看杜琪峯最近的歌舞片《華麗上班族》,本來構思很好,可是周潤發、張艾嘉、陳奕迅、湯唯都不是能唱能跳能演集於一身的,結果大打折扣。

常有入行無門的男女在橫店的大街上流連。(參考圖片/橫店影視城官網)

唉,夢想,從來都要付出昂貴代價的,美國有《La La Land》,國內的拍片基地橫店也出了一大批尋夢的「橫漂」。我去過橫店,見到這奇景:在晚上,一大群少男少女,或單獨,或三五成群,在大路上,如孤魂般從街頭走去街尾,又從街尾走回街頭,來來回回,引人注意,我最初以為是大膽的男妓女妓,原來不是,他們來發明星夢,可惜又入行無門,於是天天在街上馬拉松式地踱步,希望行出一個好運。

寄語年輕人,人生有兩條路:平淡的和精采的。你叫我選?我會選精采的,因為不相信來生,難得「到地球一遊」,當然要活出精采。藝術的工作,是精采的,但是要成功,風險極高,只要心中有數,回到家裏還有一口飯吃,便要跳進去這圈子,頭也不回地天天努力,切勿一面做,一面怨天怨命,每天要樂觀面對。「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原研哉說過:「從事創意行業,不用計較『這樣最好』,而是每件事情做到『這樣就好』。」你看,《La La Land》的導演戴米恩查素(Damien Chazelle)一片成名,名成利就,不是說明了高風險,總有機會高回報嗎?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