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輕生.來稿】真正的安慰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近日多宗學童輕生事件,成因眾說紛云。真相為何?相信在生者永遠不會知道。
難道我們只可以從數據、遺物等線索中猜測箇中原因?我們有什麼積極方法,預防下一次悲劇的發生?

近日多宗學童輕生事件,成因眾說紛云。真相為何?(資料圖片)

文:顏瑋林(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

回想香港的教育體制,社會總是有意無意告訴我們,要在教育制度下成功生存,就要捱過一浪接一浪的測驗考試、捱過成長中的種種傷害;課堂要學習硬知識,付諸考卷:數理化的組合、男與女的身體特徵,又或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期……有時我們需要在試卷上默寫一些社會所欣賞、所嘉許的價值觀。但是當大家面對逆境這份「試卷」,可曾有老師清楚明確地教導我們應該「填上」甚麼答案呢?考試尚可補考、重讀,但有時人生中的「逆境試卷」卻沒有太多的機會再改一次。

人生逆境多不勝數、層出不窮,根本沒有「一本通書讀到老」的萬用匙,在日校常規課程中,也不會有一個明確的科目教導同學們如何處理逆境。當然,不同學校因應資源和辦學背景,設有聖經課、經訓課,或各種週會講座,教授相關的「指引」或「技巧」的。但問題是,哪怕再認真專注的同學,在每周不多於四十五分鐘的課節中,能吸收多少、能不能使教條轉化為疏理情緒的健康心理?答案可想而知。

說到這裏,不如我們先回想一下以往面對各份「逆境試卷」時,當中的共同之處。

傷心。絕望。悲傷。人類為七情六慾牽動情緒,實在是身不由己,唯一可以改變的是我們面對逆境和負面情緒作出的心理反應。作為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常常見到幼兒大哭大叫,以求照顧者知道他有果腹的需要;也曾見過幼稚園高班的小朋友,因為爸爸禁止食雪糕而動怒打爸爸。

幼兒利用他們認為(或以為)有效的「行為」去解決「困難」,或表達情緒。在這個階段,成年人需要清楚明確地教導小朋友以更合適的方法解難,例如:用說話告訴成年人他肚餓,或者,高班小朋友可以擠減壓球去抒發情緒,之後再嘗試詢問爸爸可以讓他吃雪糕的條件等等。孩子學習了不同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又能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時,這些行為就會再次出現,成為小朋友嘗試解決其他問題的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提出預防自殺個案的保護因素,當中提及積極的應對策略和心理健康,正正是現行課程中沒有清楚指引卻需要清楚明確的教導。如果要讓我們的下一代運用積極的應對策略及擁有心理健康,家長、老師、朋輩,以至社會大眾先要學習建立願意聆聽別人困境的同理心,認同當事人的情感,因為情緒並非選擇,更無對錯之分,只有合適或不合適的相應行為。引導學童運用學習過,或更合適的方法去抒發情緒,建立習慣,讓他們情緒穩定後再共同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法。

奈何知易行難,日常生活中,無論幼稚園生,甚至大學生,大部份成年人或朋輩,看見身邊人負面情緒爆發時,都慣於說:「唔好唔開心啦,好快無事㗎啦!」諸如此類,這些說話容易讓逆境中的人誤以為他們全盤皆錯。看似一句不經意且廉價的安慰說話,其實更可能對局中人產生負面的影響。

再回頭想想,真正要改變的只有學童單方面嗎?我們如何阻止悲劇繼續發生?面對身邊的人,哪怕成年人或小童,還是應該深耕細作,先去了解困局中人的觀點,理解他們自然產生的感受,再跟他們一起尋找抒發情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