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教育-家長篇】子女談戀愛如何是好?社工家長教你七大要訣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青少年談戀愛這個話題,有時會成為親子衝突的導火線:父母擔憂子女過早談戀愛會出現種種危機;子女則認為父母保守專制,難以溝通。父母師長有責任提醒,但若時刻批判青少年的想法,忽視他們的感受,只會擴大成年人與青少年的對立面。
我們找來青協青年工作幹事林亞絢姑娘,以及參與中小學戀愛及性教育計劃的張太,跟我們分享家長在戀愛教育上的經驗及建議。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右為青協青年工作幹事林亞絢姑娘。

要了解子女心事,家長在日常與子女相處中,透過細心觀察,用心聆聽,已可留意到許多關於子女的事。最佳方法,當然是平日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讓子女願意主動對話。記者跟林姑娘和張太訪問後,綜合了以下七大要點,希望能協助家長與子女開展有關戀愛的對話,令親子溝通更和諧。  

(一)放下權威形象

林姑娘指,父母在說道理時,很容易只用成年人的目光去看事情,覺得自己「食鹽多過佢食米」,這樣會忽略了子女的主體經驗。當家長批評子女的愛太兒戲,他們可能視之為最真摯的感情。張太就認為父母應多謙虛,生活上發覺自己犯錯,首先要主動跟子女承認過錯,讓他們覺得跟父母是朋友關係,他們才會更願意訴說心事。縱使家長不一定贊同子女的戀愛態度,但只有開放友善的討論空間,才能了解他們真正想法,而非成為最後一個知道子女戀愛問題的人。

(VCG圖片)

(二) 理解成長需要及壓力

家長首先要了解異性互相吸引及憧憬戀愛,是青少年的正常成長需要。對話時宜表達這種理解,讓子女感受父母明白自己的需要。另外亦要明白子女不只是面對單一的壓力來源。

林姑娘分享了一個案:一位女同學覺得跟男友談戀愛沒有私人空間,因為每天放學後都被要求跟對方聯絡,即使沒有話題也要談論至睡覺前才可停止聯繫。同時媽媽又不太希望她拍拖,不讓她出外約會,雖然她知道媽媽是關心她,但親子間仍有衝突。要同時取悅男友和媽媽,令她壓力培增。若父母不理解青少年的感受和需要,戀愛及性教育只會變成「你有你講,我有我做」的單向灌輸。

(三)多與子女分享話題

家長可以輕鬆和分享式的方法,與子女打開話匣子,例如利用報章報導、個人經驗等生活素材,與子女分享對戀愛的看法。溝通時避免過分說教,同時要留意在訴說個人經驗時,不強迫子女接受自己的一套。

林姑娘指戀愛教育的根本是要有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果從小有個開放的平台,父母會信任自己,子女便會主動打開話題。當親子間有鞏固的關係,無論子女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回到父母身邊。而張太每次聽完講座,都會第一時間回家跟兩位女兒分享,她們都會感興趣,並樂意與媽媽討論戀愛的話題。

(VCG圖片)

(四)不要阻嚇與禁止

在推行戀愛及性教育時,若只將焦點放在「阻嚇禁止」之上,例如強調早戀會影響學業和一生前途、性行為會帶來性病、未婚懷孕、墮胎等惡果,也許當下能提升他們對愛與性的警覺,卻無法預計他們在成年及進入婚姻以後,會否仍延續對戀愛與性的負面想法,這對個人身心發展絕非好事。

張太表示,父母面對子女戀愛的問題,信任的空間好重要,父母要保持開明才可建立這個空間,「子女一下子很難跟你訴說心事,如果禁得好緊要,加上不斷批評,他多數都不願意講」。她又指父母最好不要強硬反對,因為這樣反彈力只會愈強。

(五)接納與包容

父母對子女的包容,是包括一些預料不到的事情。張太曾遇過一對小情人,男方成績優異,對女方也非常好。不過女方媽媽一次無意中發現他們有性行為,一向認為女兒乖巧的媽媽晴天霹靂,報警控告男方強姦。雖然男方罪名不成立,但對雙方均有不良的影響。

林姑娘認為性教育是讓子女自己思考是否能承擔後果,「我們不是教他做或不做,而是做會有後果,而這個後果你是否可以承擔呢?如果他想清楚諗清楚能承擔後果,我們都無話可說」。而最重要是即使子女做錯決定,父母都會隨時打開大門接納他們,讓他們感到有容身之所。

戀愛教育工作坊中,家長會學習避免在言語上跟子女起衝突。

(六)忍耐與聆聽

有時子女跟父母傾訴時,縱使父母心中有多不認同子女的想法,也要忍耐,用心聆聽子女的說話,不要馬上否定他。可以讓子女有充分機會表達之餘,父母自己也可以避免衝動。父母衝口而出的說話,可能會對子女造成深刻的陰影,令他以後不再願意訴心聲。

當女兒們有心事跟張太訴說時,她一定會把她們的說話聽完,「有時他們只是想找個聆聽的對象,找個人接受他的感受。我會稍為提點,說出不同可能性,但不會太多批評,不強加意見,讓他們自己選擇。

(七)放手讓子女學習解決問題

很多家長都擔心子女談戀愛會影響學業,但張太的想法比較豁達,「如果子女真的不愛讀書,他因為談戀愛而變得更不愛讀書的機會不太大;如果子女懂事,可以跟情人一起溫習,不會有太大影響」。另外,她指在熱戀期的一兩個月,子女在學業上可能有所鬆懈,之後慢慢提醒他管理好時間便可。

父母在子女感情路上的角色,應該是教他們如何面對困難,提供多個角度,讓他們自己解決。張太提醒家長,不要期望子女一聽父母意見後便立即做出成果,「他們像種子般需要時間長大,可能他們聽完半年之後才會突然醒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