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理科生愛閱讀 徵文比賽屢獲獎:感謝父母自細帶我逛書店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STEAM、樂器、芭蕾、運動……現代小孩的生活多姿多彩,經常進出不同的興趣班,但家長有沒有預留一點空間和時間培養小孩的閱讀習慣呢?除了有助提升語文成績,爸媽又有沒有想過,它能成為成長路上的好同伴?
昨天看過80後作家木可的故事,今天來看看來年升中六學生施鈺輝的分享。
施鈺輝是個數理科人,從小在父母的培養和陪伴下,養成閱讀習慣,漸漸亦喜歡以文字抒發生活感受,更多次參加徵文比賽及獲得優勝,對此他並未自滿,反而謙虛地感謝父母的栽培和老師的支持,把榮譽都歸功他們。
攝影:李欣愉

施鈺輝選修生物、化學、數學和數學科延伸部份,相比之下,語文科成績則較差,但卻熱愛寫作,過往曾全國性作文比賽、由圖書館或書商舉辦的閱讀報告比賽,屢獲優勝,今年更第二次在《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第三屆「兩代情」徵文比賽中獲得季軍。他的寫作路,從兒時築起。

「爸媽會陪著我逛書店,即使是逛數小時。」
施鈺輝小學階段在內地渡過,他指內地的圖書館雖不如香港般多,但因書價便宜,每逛書城,總是滿載而歸。「父母工作很忙,但放假時總是抽空帶我逛書店,即使逗留數小時也會陪著我。」他指雖然父母不太愛閱讀,但也認為這能一種能讓人靜下來,在字裡行間尋得反思和啟發,甚至對生命的啟迪:「對於小孩的成長來說,閱讀不僅豐富了孩子們對世界萬物的理解與認知,也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去接觸文字與當中的奧妙。」

施鈺輝說小學時寫作不佳,文句略平凡,媽媽便建議他多看書,取靈感之感亦能學習各種修辭手法。他愛看有想像性的故事、校園小說,亦愛現代文學,特別愛看郭敬明的武俠小說,喜歡從中學習新詞:「雖然郭敬明的文句是有點天花龍鳳,但字裡行間確實營造出一個很具體生動的畫面,當中所運用的詞語很值得學習。」

「每次參加比賽,老師都盡心盡力地幫我。」
「學校圖書館會經常購入新書,例如每當誠品有甚麼新書,便會隨便購入。」來到香港後,他入讀的中學雖然沒有開設文學科,但老師的支持讓他持續增進語文能力,只要施鈺輝想參加徵文比賽,老師不但不阻止,更會抽時間提供意見,他直言老師很盡心盡力地幫忙,即使早前他表示希望多花時間應付DSE,可能不會再參加比賽了,仍鼓勵他不要放棄:「老師說如果我有這特長,便應發揮至最大。」

璀璨的霓虹燈下,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疏離,是對利益財富 的追求。在今日的香港,那捨己為人的鄰里情懷、那一代又一代不 屈不撓的拼搏精神,已是苟延殘喘。回望過去,那些奮鬥的黃金歲 月,那些關懷的人情味,仿如黑夜的繁星,在我的腦海中閃爍不 停……
〈大城小事.流金歲月〉,獲得「兩代情」徵文比賽高中組季軍

延伸閱讀:【專訪】從小愛上閱讀 年輕作家木可:閱讀讓我愛思考和探索

閱讀和創作已成為施鈺輝生活的一部份,對他來說,閱讀可讓他對世事和生活看法的層次都會有所提升,也是他在緊張的中學生涯中調劑休息的途徑。「年初因為應付考試而少了閱讀,當時除了有點生活枯燥,更少了讓自己沉澱的空間,影響溫習時的心情。」對於未來,施鈺輝也憧憬成為一名作家,雖然創作在香港不是一門吃香的行業,但父母仍然尊重和支持:「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與夢想,這些夢想都是有意義的。鈺輝的文章也常引發我思考,看著他的寫作不斷進步,自己也頗感欣慰。」

常說從字跡便能看出人的氣質,這是施鈺輝所寫的,能讓你多認識他一點嗎?

書塑人
晚清作家梁實秋在〈書〉一文中這樣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也有人說「愛讀者的孩子總不會太壞。」說的是閱讀除了增進知識,亦能豐富個人涵養,是建立品德和價值觀的過程。

傾談期間,施鈺輝總是彬彬有禮的,輕柔又堅定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又有謙虛的一面,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記者相信這是他熱愛閱讀而獲得的禮物,並非從禮儀班、社交技巧課程中能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