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Plastic Thing自小愛畫畫 家人給予的自由是最好的支持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90後插畫家葉欣,4年前在社交平台開設了「Plastic Thing」圖文專頁,觀察時下香港的社會百態,畫風鬼馬過癮,內容經常引起共鳴。能夠如此隨心所欲畫自己喜歡的事物,原來跟她自小跟媽媽一起畫畫,以及得到家人給予足夠的自由度有關。
攝影:陳嘉元

這一幅就是Plastic Thing的成名作,圖文並茂說明香港少女如何裝扮成ABC (即American-Born Chinese,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後裔)。(圖﹕受訪者提供)

大學畢業那年,葉欣開設了自己的專頁「Plastic Thing」,因為一幅啜核誇張地畫出香港少女如何打扮成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後裔 (American-Born Chinese,簡稱ABC) ,而為人熟悉。開頁至今4年,有超過24萬人「讚好」,在年輕人社群中頗受歡迎。

葉欣指自己畫插畫純粹為了興趣,希望自己開心之餘,讀者也會喜歡自己的作品。

從生活中得靈感  為興趣而畫畫

家人原先希望葉欣入讀英文系,方便將來工作,但她堅持要讀視覺藝術,最後家人都尊重她的決定,讓她入讀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在她開設了專頁,開始全職畫插畫的初期,家人不太了解她的工作,只知道她經常坐在電腦面前畫畫。但之後當家人看到她稍有成績時,都十分支持她的,還會周圍叫親戚支持她。媽媽是其中一位頭號粉絲,差不多每一個帖子都是第一個人讚好,有時候還會留言支持。葉欣指她只是為了興趣才畫畫,靈感來自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最重要是自己開心,其他人也喜歡自己的作品。她坦言,雖然這份工作不能賺大錢,但起碼可以養活自己。

葉欣特地為這次訪問第一次畫媽媽,貫徹了粗線條、實色、鮮色的畫風。她形容媽媽髮型千年不變,一定要花很多時間梳髻,經常有笑容,說話大聲,喜歡穿著鮮豔顏色和有花紋的衣服。

自小跟媽媽畫畫   給予自由就是最好的支持

能夠全心全意創作,媽媽是葉欣其中一個強大的後盾。她自小經常跟媽媽一起畫畫,這也是令她愛上畫畫的原因。媽媽不會指明她要如何畫才是最好,只像玩遊戲般,媽媽畫一隻動物,然後她又畫一隻。不論是年幼時主動提出要學畫畫、大學選科,以及畢業後以插畫為生,媽媽都不會諸多干涉,認為女兒能自己養活自己便可,葉欣指「媽媽不去干涉,給予我自由度已經是最好的支持」。

葉欣尚未生小孩,但前陣子這一幅畫令讀者誤會了她已為人母。原來是她看到身邊愈來愈多朋友當了媽媽後變化很大:明明以前不修邊幅,但當上媽媽後卻十分細心照顧小孩,所以便把這情況畫了出來。(圖﹕受訪者提供)

家長需放手讓小孩探索自我

媽媽以「無為而治」的態度教導她,葉欣指媽媽絕對不是個「怪獸家長」,但現今很多「怪獸家長」的行為,都令她覺得不堪入目,有機會的話也想把它們畫出來。例如:小孩子在車上吵吵鬧鬧,父母隨便塞個iPad給小孩子便了事;比起媽媽,小孩子更喜歡跟外傭姐姐在一起;在家中各人專注於自己的iPad,沒有交流等等。

畫畫不是做數學題,應該讓小孩子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插畫家 Plastic Thing 葉欣

除此之外,葉欣在中學暑假兼職教畫畫時,也曾遇過一些家長令她深感無奈。「教初小學生畫畫時會覺得自己教得不好,我不想小孩子只跟着一幅圖畫畫,但如果我叫他們自己畫,家長又會覺得我沒有上課,他們一定要見到一幅很標準的成品才會滿意,才會覺得值得繳學費。」她說。一個人的成長中,自我的探索是很重要的一環,要探索過才知道自己要走哪條路,做到自己想做的事。雖然小孩子通常要靠大量臨摹去學繪畫技巧,但葉欣認為學習了技巧後,發揮創意思維,尋找自己的風格才是最重要,「畫畫不是做數學題,應該讓小孩子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當然,最重要是他們自己有興趣。

最近Plastic Thing為德福廣場「齊撐慈善 CHARITEE」活動,以「快樂」為題設計了一件T-Shirt─「Happy Is A Choice」。

有家長擔心子女從事插畫、藝術等行業不足以糊口,葉欣就認為:「時代不同了,現時連電競行業都變得蓬勃,網絡世界多了很多機會。」她感激這4年來發展尚算順利,希望將來有更多機會與不同範疇的機構和人士合作。最近,Plastic Thing就為德福廣場「齊撐慈善 CHARITEE」活動,以「快樂」為題設計了其中一件T-Shirt─「Happy Is A Choice」,寓意「快樂是一種選擇,只要你選擇快樂,你看到的世界便會充滿歡樂」,這也是葉欣這小妮子的樂觀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