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瀡滑梯好處多】專家建議6個月大可以玩:多瀡滑梯提升學習能力

撰文:許詠妍
出版:更新:

在公共遊樂場有不同的遊樂設施,小朋友每次去到公園都定必玩到癲。較早前,我們曾報道過盪鞦韆能訓練孩子的協調能力,其實除了盪鞦韆,瀡滑梯同樣對小朋友有好處。啟育兒童綜合發展中心註冊職業治療師張惠萍(Winsome)直言小朋友需要多感官刺激:「瀡滑梯有助感覺統合,對觸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均有幫助。」

瀡滑梯好處多。(由受訪者提供)

在香港的公共遊樂場,會見到不同種類的滑梯,有直滑型、旋轉型、隧道型、波浪型等等,適合不同類型的小朋友,Winsome直言瀡滑梯會令小朋友感覺開心、興奮,衝下去一刻更感覺刺激。「6個月至初小幼童多到遊樂場玩耍, 可練習感覺统合的能力, 長遠有助提升小孩的學習能力及專注力。」

Winsome更謂:「而玩滑梯之前,很多需要行樓梯或要向上爬的,其實攀爬的過程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帶來觸覺刺激,感覺統合更為全面,加上經過攀爬增加挑戰,可增强上肢肌力及左右身體協調能力, 對本體感 (肌肉及關節的感覺)的操控亦有提升。透過先攀爬,然後玩滑梯,由於孩子需要運用不同的身體動作去完成任務,所以能增強孩子的動作計劃及解難能力。」

+6
建議6個月以上由家長扶住玩。(攝影:許詠妍)

建議6個月以上由家長扶住玩

「至於隧道型滑梯,由於相對隱秘,神秘感更高,富挑戰性,與其他開放式的滑梯有不同感覺,更吸引小孩。」另外,Winsome提醒家長,如果1歲以下的小朋友,不適合玩太高、太直的滑梯,「我建議6個月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先去playroom玩小型、較矮小的滑梯,由家長扶住玩。而在3歲時平衡感比較好,可以玩一些比較高的滑梯。」

而家長們或許會見過有小朋友瀡滑梯時,以不同的方式玩,例如用頭先落,Winsome提醒大家切勿這樣做,因為這會增加受傷的機會,容易弄傷脖子或撞頭,應該使用正確的姿勢。「如果趴住瀡滑梯,腳落先都可以,這樣對前庭感覺更為不同。」至於不少小朋友也喜愛從滑梯底行返上滑梯頂,對此,Winsome亦都不建議小朋友這樣做,在公共遊樂場玩的時候,應該遵守規則,以安全為先。

註冊職業治療師張惠萍(攝影:李孫彤)

幼兒感覺統合分四階段

另外,幼兒的感覺統合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生至兩個月,為感覺系統的建立;第二階段是由2個月至1歲,為感知動作的基礎;第三階段為1至3歲,感知技能的發展;第四階段為3至6歲,學習能力的鞏固。而當中去公園主要是建立第二、三階段。Winsome表示,「第二階段,幼兒對不同的感官感覺有初步的認知,更留意周圍環境,並將接收到的外來感覺刺激在大腦連結,形成初步的身體概念。至於第三階段,一歲大的幼兒對各種感覺系統連結漸趨成熟,並建立聽知覺,更為懂得運用手眼協調發展。」

【相關文章】:【鞦韆地圖】全港公園鞦韆合集(一) 一圖睇清鞦韆數量與分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