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養育】5歲囝囝入得廚房最叻炒飯 媽媽:要相信小孩的能力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出得廳堂、入得廚房」一向用來形容女性是否一個稱職的主婦,但有沒有想過也能用作形容一個5歲的小孩?
現年5歲的波兒因為貪吃,也因為好奇,兩歲時便跟着媽媽Irene入廚房做飯,3年來日子有功,已炒得一碟乾身又香口的蛋炒飯。Irene指除了要有心理準備為小孩「執手尾」,更要相信小孩的能力,放手讓他學習嘗試。
攝錄:張善滿

出發前波兒寫下要買的材料,包括蕃茄、薯仔、雞蛋、肉眼、青豆,他畫兩個長方形代表蟹柳,因為與薯條相似,他又填上紅色。(信任養育)

「他知道今天有人來拍攝,昨晚已經拿起抹布清潔客廳,更說待會不要我跟去街市,要自己去!」就是這樣,我們便跟着信心滿滿的波兒到街市買菜。剛踏進街市,他便遇上第一個難題:「我不知道要買多少個蕃茄和薯仔喎。」打電話向媽媽求救後,波兒走到菜檔前細心挑選,買了肉和蛋後,又到凍肉店買青豆,「得凍雜豆啊……都好啦。」在小小的街市來回十數分鐘後,波兒終於把所需的材料買齊,開開心心的回家準備炒飯。

Irene指並沒有刻意要求兒子學習做飯,又或邀請他入廚,但波兒嘴讒,又對經常在廚房東忙西忙的媽媽感到好奇,便主動表示要幫忙。「可能因為我是全職媽媽,雖然有工人姐姐,但買菜做飯都是自己負責,潛移默化下他便覺得很有趣,很想知道我在做什麼。」

從兩歲時幫忙洗米摘菜、三歲時拿刀處理簡單的食物如火腿蟹柳、四歲時便已開鍋炒飯,但Irene指現時還不會讓他處理生肉:「波兒還未有生、熟肉的概念,有次包餃子途中他突然把生肉放進口。」雖然波兒對煮飯的流程十分熟悉,但Irene仍會陪伴在旁,提醒他什麼位置不能碰、怎樣使用工具才能避免燙傷,當波兒遇到不敢面對的過程,亦會鼓勵他克服,「他曾經拿鍋鏟炒飯時燙傷,然後每次開火都會說好怕好怕,但這更要鼓勵他克服恐懼。」

炒飯過程中,波兒笑說自己「整到一街都係」。(信任養育)

要有心理準備為小孩「執手尾」
踏進廚房不久,波兒剛打開矮凳準備工作時,3歲的弟弟便跑進來嚷着也要參加,波兒只好讓出矮凳,Irene忙着分配兄弟二人的工作:「弟弟你把雜豆略為清洗,哥哥你負責打蛋!」小小的廚房忽然變得熱鬧,也變得有點凌亂,切碎的蟹柳和蛋漿落在流理台四周,Irene指這情況是很正常和必然的,除了需時較長,環境也會變得較骯髒:「麻煩一定會有的,可能他打三隻蛋會倒瀉一半,醬汁會沾到四周,但比起很有效率地完成,我更享受和波兒一起經歷。」

接受小孩的節奏
要享受這親子互動過程,Irene指除了要先有「執手尾」的心理準備,也要預留更多時間:「讓小孩參與一定比自己做來得慢,要記得不能把成年人做事急促的節奏套在小孩身上。」她舉例如約了朋友晚上外出吃飯,又希望波兒自行換衣服,便會從午飯過後開始準備,讓他慢慢揀衫、更衣、穿鞋穿襪,她認為很多爸媽認為小孩「手腳慢」,又或不願放手讓子女自理,都是因為受時間所限而有壓力,繼而影響心情,但當時間充裕,即使波兒邊更衣邊玩,仍能鬆動完成。

因為時間充裕,沒有趕着完成的壓力,Irene更有心情去留意波兒的進步,例如從前做飯後爐頭會佈滿飯粒,現在則比較清潔,打蛋時掉進碗的蛋殼亦變少。

+4

放手,得着更多
在客廳的儲物櫃上貼了兩張紙,寫了收拾玩具、收拾餐具、做功課等不同工作,每當兄弟二人完成一項任務,便打一個剔,每星期齊滿一定數量後,便能換到禮物:「有20個剔便能換到一隻奇趣蛋,10個剔?有我的一個kiss囉哈哈!」Irene指這以剔換換禮品的目的並非為訓練兒子的獨立能力,而是希望他們明白作為家庭一份子,便有義務以自己的能力付出,即使未有能力做家務,也至少習慣處理自己的工作:「幼稚園階段是很好的時機讓小孩接觸及培養自理的習慣,因為上小學後功課增加,時間便會減少。」

Irene記得一次幼稚園老師讓小孩用小刀切麵包,事後有同學表示「好驚、唔識做」,她才發現原來做飯並非所有有小孩都懂得:「當然我也知道煮飯做家務並非一個5歲小孩理應學懂的事,他長大後總會接觸,只是他恰巧當煮飯有興趣,我又陪得開心。」

齊滿20個剔後,Irene不會送太貴的禮物,她說這都是他的基本任務,獎品只是讓他更積極、有動力工作。(信任養育)

說到現時的「港孩」,Irene指很明白家長希望保護子女的心情:「我跟很多家長一樣,有時會因為心急,或太愛小孩而過份保護他們,而忘記了小孩也有能力可完成很多事情。」她指在自理自覺方面,波兒做得比弟弟好,因為哥哥會不自覺地做了媽媽的角色,當弟弟有需要時便搶着伸出援手,因此現時3歲的弟弟較遲接觸家務,小手肌運用如剪紙也做得不太好,更反過來提醒波兒要給予弟弟學習的機會。

「父母和子女間的信任是很重要而且是雙方的,爸媽要相信小孩的能力,這是很困難的,我也在學習中,但原來當我放了手,大家的得着也會更多。」對波兒來說,得着當然是自理能力,而對於Irene,她獲得的是更親密的關系,當獲得媽媽的信任,波兒更願意親近媽媽。雖然波兒能獨自完成炒飯,但過程仍不斷嚷着「媽媽!媽媽!」與其說喜愛入廚,波兒應該更享受與媽媽相處。

Irene指人人都想做完美父母,經常把過多、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攪上身,分身成老師、體育教練、訓導主任:「其實老師已會教他讀書寫字,我只要做好『媽媽』的角色、多跟他遊戲、聊天便可,天下間沒有完美,對小孩來說,他們需要一個願意信任、了解自己,以及願意花時間聆聽自己的父母,我也在學習中。」(信任養育)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龍應台

養育是目送孩子離開
我問對她來說養育小孩是一件怎樣的事情,一直言談甚歡的Irene忽然紅了雙眼,哽咽着說:「養育小孩其實就是培養他日後離開自己。」我以為這勾起了她一些不愉快的回憶,她說只是當上父母後容易感觸。

我跟攝影記者笑說,認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

當上媽媽前,Irene在著名教育機構任補習名師教中文,過往讀到龍應台所寫的《目送》時,只能明白表面的意思,惟當上媽媽,才體會到為人父母對子女的期盼和矛盾。她指自己和丈夫很年輕便獨立生活,因此很理所當然地預計自己的小孩將來也是一樣,因此希望他至少學懂基本的生存技能,「這想法十分矛盾,既希望他能學懂照顧自己,又不想他太快獨立,但父母和子女始終會分開,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她記得早前波兒學懂了獨自洗澡,更開心地跟她說很喜歡自己洗澡:「看到他大個仔當然開心,但另一方面,也代表他又有一件事情不需要我了。」

小孩子齊挑戰!
ohmykids正進行為期52星期的「相信孩子學會」挑戰,逢星期三推出一項新任務,並分兩個難度,讓孩子在日常建立自信之餘,亦讓父母踏出信任孩子一小步。挑戰於11月22日已開始,首項為打蛋,難度分單手及雙手,過關準則為蛋黃不能穿,蛋殼不能落碗,更歡迎爸媽把挑戰過程拍下上傳到網絡分享。第二星期的挑戰已公開,詳情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ohmykid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