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小孩不願意收拾玩具,怎麼辦?│Natalie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小孩不願意收拾玩具,是家長常感困擾的難題。有家長會堅持小孩必須獨自收好所有玩具,相信這樣才能培養小孩責任感,所以不論軟功或硬功,總之鐵價不二。
其實我們可以如何看待、如何應對兩三歲的小孩不願收拾玩具的情況呢?我根據工作和自身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編按:作者為社工媽媽Natalie】

(VCG圖片)
為什麼我們要小孩執拾玩具?

相信家長的一般想法是,小孩玩完玩具後,如果玩具掉在地上,會造成環境混亂、危險,東西難找,玩具損壞,所以玩具要收拾好。那麼,小孩玩完玩具,由他人去收拾可以嗎?一般答案是不可以,因為想小孩了解及承擔自己的責任,建立良好品德。

最終真能達到負責任的目標嗎 ?

所謂負責任,可以分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在「具體操作」上,玩具總是需要歸位,玩具的凌亂總要有人負責處理,這是在問責角度上的負責。第二個層面是在「品德層次」上,一個人能認清行為與後果的關係,並由內而外地願意為自己行為負責,這是由內在的責任感所驅使。

而有照顧小孩經驗的家長,我們用心想想,當你成功引導小孩自行收拾玩具,他的行為能達致上述哪一個層面?他是把玩具收拾了,但是有沒有培養到責任感呢?

對於年紀越小的小孩,我們越是發現,所謂的負責任,對他們來說只達到第一個層面─「具體操作」的意義。第二個層面的道德意義,小孩表現是無感的。為什麼呢?

Piaget道德發展論
無律期的小孩還需要收拾玩具嗎?

零至四歲小孩處於「無律期」,無法理解何謂道德,也即是說,無法培養由內而外的道德感。他願意自行收拾玩具,往往不是由於相信這是自己的責任,而常常是因為後果導向,例如想得到獎勵或稱讚,害怕責備或懲罰。所以,這階段的小孩還需要收拾玩具嗎?我認為還是需要的,但是我們要調整期望,不要以達到第二層面作為目標,而是以第一層面─「具體操作」為目標,第二層面作為方向。

調整期望後,我們就知道,我們的目標在於「將任務完成」,及過程中努力「傳遞執拾玩具的意義」。

獎罰威權恐嚇的問題

當家長運用威權,恐嚇,獎罰的方式,迫使小孩執拾玩具,在行動上小孩也許是執拾了,但是小孩只為了想得到獎勵或稱讚,害怕責備或懲罰才去執拾。這一種做法,是無法達致第二層次的負責任,雖可以達到第一層次的負責任,但卻後患無窮。

首先可能是傷害到親子關係,危害小孩對父母的安全感,小孩可能會產生「我不收拾玩具,父母就不愛我」的理解。

其次是小孩越來越容易依賴「外在條件」去行動。每當去做A事情,我們就運用B,C,D,E事情去做獎勵或懲罰,小孩的焦點都放在B,C,D,E身上,沒有了吸引的條件,自然就抗拒做A的行動。

小朋友不肯收拾玩具,我們可以如何做?
結語

我們要以小孩的角度看小孩的世界。我們可以要求兩三歲小孩收拾玩具,是為了讓他理解玩完的玩具須整理好的意義。但是,基於小孩仍未進入發展道德感的階段,以培養小孩道德作理由,以軍訓一樣的形式要求小孩每天自動收拾玩具,過程不遊戲不鼓勵,要求小孩自己負責任的話,似乎有點期望過高了。這個想法或多或少只是成人的一廂情願,甚至是成人覺得「自己有管教小孩」的一份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當我們因此而對小孩過於苛刻,那一刻你看到的是小孩眼神的恐懼,但是並不只一刻的,在心理上的後遺症可以影響很深遠。如果孩子只是一時做不好,我們要看得出他的努力,他願意執拾的動機,再循循善誘。因為成長需要過程,我們要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只要父母給予具力量的愛,配有明確的生活規範,孩子終有一天能承擔起自己生命的。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

更多文章:【九號水產】親子食玩熱點    親子下廚體驗    認識漁家生活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