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人同行│劉信信博士

撰文:黃慧雯
出版:更新:

魚和人的關係十分密切,尤其吃魚是很多國家傳統飲食文化的一部分。魚的營養豐富,為人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而且比豬、牛容易消化和吸收,因此,魚成為我們重要的糧食之一。
【編按:作者為劉信信博士】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人均魚類消耗量不斷增加,由上世紀60年代的每年近10公斤,現今大幅增加一倍至每年20公斤。與此同時,世界人口由30億增至今天的76億。因為全球人口和人均消耗量不斷增長,全世界90%的魚群正處於或即將面臨過度捕撈。全球捕漁量最多的國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擁有豐富海洋漁業資源的沿海地區和小島嶼國家,這些發展中國家靠漁業帶來重要的外匯收入,每年總值達700億美元。魚類為低收入及食物貧乏的人提供重要動物蛋白質,維持他們的健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稱魚類為「貧窮人的蛋白質」。

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面積超過70%以上,一直被人類視為巨大寶庫,擁有取之不盡的魚類資源。過去,人和魚和諧共存,魚供給我們所需糧食之餘,我們同時給空間牠們可以繼續繁衍後代。以前,漁民傳統的捕漁方式是可持續的,他們沒有資源或技術,不能在遠處和深處的地方捕撈。其次,他們的船隻很小,而船的數量並不多。再者,漁民亦缺乏冷藏設備和聲納探測器與衛星定位等技術,因而限制了他們的捕魚活動的範圍和能力。

可是在過去半世紀,人類生活的改變、人口的增長,使全球捕撈漁獲量大幅增加。捕魚方式不再是可持續的了。漁民長年累月、毫無節制地大規模捕魚,力求將魚羣「一網打盡」。多年來,全球海洋捕撈技術快速發展,工業捕魚船隊擁有高科技船隻,使船隊能夠捕撈得更多、更快、更深和更遠,導致魚類被捕撈的速度遠遠超過魚類成長、繁殖和補充的速度,使有限的漁業資源耗盡。據《科學》雜誌今年初報導,科學家以衛星數據硏究全球漁船活動,結果發現漁船撈遍各個海洋,全球高達55%的海洋表面已經被工業捕魚船隊的蹤跡覆蓋。單單是中國已經佔了全球捕魚量的五成,是世界第一捕魚大國。另外,台灣、日本、西班牙及南韓則共佔35%。

每年全球接近一億頓海洋漁獲中,每四公斤的漁獲中便有一公斤是用在飼養其他養殖魚上,嚴重浪費珍貴的海洋資源。以日本人愛吃的藍鰭吞拿魚為例,漁民想用最短時間使牠們快速成長,他們以其它魚獲作為飼料使藍鰭吞拿魚變得肥美。可是,每餵飼10-15公斤的魚,藍鰭吞拿魚才能增加1公斤的體重。據《魚和漁業》雜誌去年報導,用在飼養其它養殖魚的漁獲量中,90%都是可供給人類食用的。如果我們把這些作為飼料的魚供給面臨糧食危機的國家,就可以救活很多人。

 漁獲除了浪費在作為飼料上,許多漁獲都在捕撈過程中被漁船所丟棄。被誤捕的海洋生物如海豚、鯊魚、海龜、海鳥和幼年魚等,種類之多和數量之大十分驚人。這些「非目標物種」被捕撈後,最終被人們隨意丟棄在大海中。
 
另外,全球漁船的捕獲魚量實際上比我們所知的高很多。因為每年各國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供的官方漁獲數據很少包括小規模、休閒捕魚和非法捕魚,亦不包括在海上被漁船所丟棄的魚獲。

過度捕魚的背後,不但反映人類的貪婪和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而且威脅著各種魚類的存亡,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系統。我們在享受漁獲的同時,應該深思如何維持漁業的可持續性。長久以來,魚一直陪伴著人類同行,支持著人類的健康。可是今天人類的活動對海洋生態造成破壞,使海洋資源減少,魚類物種的數量不斷下降。未來海洋可能會空了,我們可能會沒有海產可吃了!

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嘗試改變吃魚的方式,以達至可持續的生活原則。對普羅大眾而言,每次買魚或吃魚時未必會查看《海鮮選擇指南》以選擇環保海鮮,又或者指南的資訊可能比較復雜,難以明白。以下有幾個小貼士可以給大家在選購魚時作為參考。

1. 優先選擇養殖魚,不買野生魚。

2. 選擇本地魚,不買要長途跋涉運送來的入口魚。

3. 選擇草食性魚,不買肉食性魚。

4. 選擇小型魚,不買大型魚。

 海洋裡的魚是有限的,但人的貪婪是無限的。我們必須在吃魚的同時,謹記可持續方式原則,我們便能「魚人同行」

劉信信博士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裘槎基金會得獎學者。現職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首席講師,並擔任浸大生物資源與農業研究所助理所長,推動教育、環境保育和科學硏究等工作。劉博士積極推動科學普及化教育項目,如「裘槎科學周」及「裘槎學者科學傳意培訓」,希望透過分享、演講、寫作和表演,致力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並讓更多人共享新生活的智慧,思考人與環境之間的奇妙關係。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