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準備買返學鞋?義肢矯形師教你從外到內揀選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黑皮鞋及白波鞋都是孩子上學的必需品。孩子要整天穿着,腳仔大得快,買大一兩個碼看似可以穿久一點又可以省錢,但不合適的尺碼卻會令他們走路不舒服,甚至影響腳仔發展。究竟要怎樣選擇?我們請教了義肢矯形師胡傑(Don),跟大家從外到內揀選設計較好的上學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外形像饅頭 真皮材料最理想

首先外形方面,Don指「鞋頭要夠圓,好似一個饅頭就最好」,因為小朋友一般的腳形較為短和闊,鞋仔像饅頭般沒有過長過寛就可以讓腳趾有充足的空間。而材料方面,Don指一般建議用比較軟身的真皮,一來比較透氣,二來小朋友去玩時弄髒了都比較容易清潔。

之後大家可以把鞋子拿上手按壓一下,留意以下三個地方:

1. 鞋跟部分有沒有變形?

首先我們可以姆指和食指按按鞋後跟部分,沒有變形的話會較為理想;一按壓就變形的話,可能會對腳跟的保護不足。

2. 整個鞋身有沒有變形?

之後一隻手在鞋跟位置,一隻手在鞋頭位置,雙手把鞋子屈曲,中間位置沒有變形的話較為理想。

*以上兩個部分最主要是令小朋友的腳仔在鞋裏面時,能夠控制好腳的關節角度,令腳仔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下生長,防止變形和扭傷。

3. 鞋頭部分要軟身

鞋跟和鞋身要穩固,但鞋頭部分卻要軟身一點,這樣腳前掌才可以在小朋友走路較容易屈曲得到。

抽出鞋墊看清鞋仔大小

Don指若果情況許可,最好將鞋墊抽出來,讓小朋友站上去,模擬一下小朋友腳仔穿入鞋中的情況。留意以下兩個地方:

1. 鞋頭與腳趾有一隻姆指的寬度

腳跟貼到鞋墊最後的位置時,前面腳趾大概預留1-1.5 cm(大約一隻姆指的寬度)的空間。如果鞋太短,有機會令腳趾擠壓,容易起水泡或者變形;太長的話,腳仔有機會會向前移位,摩擦力會令腳板容易起繭。

2. 腳前掌位要夠闊

鞋墊腳前掌的闊度要跟小朋友腳前掌的闊度相稱。如果鞋頭太窄的話,有機會引發姆指外翻,又或者令腳仔更容易起繭。

在鞋墊上模擬過後,就可以讓小朋友穿上襪子真正試穿鞋,走5至10分鐘左右,看看有沒有地方紅腫或者不舒服的感覺。

鞋帶還是魔術貼?要視乎年齡

那麼綁鞋帶還是魔術貼比較好呢?Don指有外國文獻指,以往小朋友4至5歲時就已經懂得綁鞋帶,但到了這個年代,小朋友的發展歷程明顯較慢,因為多了不同的鞋款選擇。如果家長想小朋友學習獨立,自己穿鞋子的話,Don建議可以讓5歲或以上的小朋友穿一些有綁帶的鞋;而5歲以下的小朋友就可以先穿魔術貼的鞋,但一定要有兩條貼,才可以更好地控制小腳掌在鞋中的位置。

不同年齡注意換鞋頻率

Don指基本上不同年齡的小朋友選鞋都可以參考以上的原則,但換鞋頻率就要注意一下。「1至3歲小朋友的腳掌發展比較快,所以次數會較密,大約半年就要換一次;4至8歲的發展就會放緩,所以剛入小學時換鞋次數又會疏一點,大約一年才需要換一次;但當去到8歲以上時,小朋友的腳掌發展又會加快。所以在選鞋、換鞋上就要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開學】返學鞋選擇多眼花繚亂 各款重量軟硬度大比併

香港義肢矯形師學㑹副主席胡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