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共讀不只是「讀」書 父母必要知的選書要訣

撰文:余嘉文
出版:更新:

親子共讀好處多,有不少家長也有跟孩子閱讀童書、講故事的習慣,不過有繪本專家就分享,親子共讀並不是單純簡單「讀」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親子共讀,不但可以促進親子關係,還能有效增強孩子創意力。
攝影:余嘉文

選擇共讀書籍要訣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共讀時會傾向單純地講故事,但很多時候會遇上孩子扭計不願意繼續聽故事的情況。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CanCanMa表示,其實親子共讀有要訣,最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投入於「共讀」的活動裏,要自己也享受故事,並建議父母讓小朋友主導及選擇應該要讀哪一本書。

書伴我行(香港)項目總監梁鳳儀(Angela)亦補充,父母應該要先看過書本內容才和孩子共讀,因為很少小朋友會自己喜歡看書,很多時候都要家長陪伴,因此家長投入閱讀,可以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她亦建議父母按照小朋友的興趣選擇書本。

綠腳丫親子讀書會創辦人柯佳列(Kenny)亦建議父母可以多看書,建立「品味」,並利用小朋友成長、生活作為選擇書籍的目標,例如在去旅行前夕,和小朋友讀一些有關飛機、旅行的書。

左起;書伴我行(香港)項目總監梁鳳儀(Angela)、綠腳丫親子讀書會創辦人柯佳列(Kenny)、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CanCanMa

繽紛色彩吸引孩子

被問到怎樣的書籍才適合親子共讀,CanCanMa就表示,最重要的是書本圖畫要漂亮,色彩亦要繽紛以吸引家長和小朋友,另外文字亦需要優美、有美感,故事內容要有節奏感、引人入勝。Kenny則補充指,書本除了要有美感,亦有由質感。
 

Angela表示父母不應問孩子從閱讀中有什麼得著。

「共讀」不應帶有目的

很多父母和孩子共讀,為的是希望孩子可以從閱讀中學多點生字、道理,CanCanMa強調父母不應該將「共讀」的活動變成讓孩子有得著的時間,盡量不要在共讀後要孩子回答問題,或要孩子分享學到的東西,要讓孩子享受共讀。CanCanMa認為,父母在親子共讀中並非擔任「講故事者」的角色,而是「火車頭」、帶領孩子走入故事世界的角色,父母透過共讀讓孩子感受到愛。Angela亦表示,父母應該將孩子期望放下,不應問孩子從閱讀中有什麼得著,否則孩子便會覺得共讀後有測試,便會漸漸抗拒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沒有限期 

CanCanMa表示,親子共讀並沒有限期,隨時隨地、任何年紀皆可以進行,只是共讀的方法需要按照孩子需要而改變。例如由朗讀書本上的文字,到一起細閱文字和圖畫,到孩子長大後可以在同一空間讀不同的書,都能達到共讀的效果。
 

CanCanMa推介不同年齡層童書。

不同年齡層童書推介

CanCanMa建議不同年齡層可以閱讀不同類別的書籍,分為0至2歲、3至4歲、5至6歲及7歲或以上。

0至2歲的小朋友適合閱讀一些質感比較厚、耐用的書籍,CanCanMa推介0至2歲小朋友可以和父母一起共讀《Pat the bunny》、《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及《親一親》。

至於3至4歲的小朋友適合閱讀一些情節比較多,生活情節拉闊的內容,能夠透過書本有比較多的想像和聯想。CanCanMa推介3至4歲的小朋友可以和父母一起共讀《奇奇怪怪真奇怪》《Elmer》、《超神奇糖果鋪》、《I Want My Hat Back》、《電車小叮在哪裡》、《蠟筆小黑系列》。

+1

5至6歲的小朋友開始有個人成長元素,會問自己「我是誰」、「我是什麼」,父母可以和他們共讀一些有關成長、接納自己、認識自己的書籍。CanCanMa推介5至6歲的小朋友可以和父母一起共讀《短耳兔》、《雞蛋哥哥繪本集:長大真好!》、《Grandad's Island》、《The Snail and the Whale》。
 

7歲或以上的小朋友開始有自己閱讀能力,但父母依然可以和他們進行共讀,選擇的書本應該要偏向有討論空間、啟發性和探討性,以閱讀作為親子溝通平台,讓孩子反思和思考,並以閱讀通向世界層面,探討世界議題、社會議題及現正發生的事。CanCanMa推介7歲或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和父母一起共讀《世界中的孩子》、《The Happy Prince : A Tale by Oscar Wilde》、《我家在海邊》、《正義使者:晃晃星人之卷》、《承諾》。

透過閱讀激發孩子創意

小朋友有閱讀習慣,可以激發創意。Angela認為,只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圖書,便能夠激發小朋友的創意。她推介anthony browne的《Shape Game》,讓小朋友從各種形狀中展現創意。CanCanMa則表示父母應該主動打破框框,讓小朋友主導如何讀書,例如在閱讀《TheVery Hungry Caterpillar》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模仿毛毛蟲,或和孩子延伸故事,皆可以發展孩子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