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真人真事改編!羅乃萱撰親子繪本分享愛與希望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培養孩子擁有同理心、幫助別人等的美德需要從小培養,今年踏入60周年的香港世界宣明會推出由真人真事改編,適合親子閱讀的兒童繪本《她看見了天使》,繪本的文字內容更請來資深親子及家庭教育工作者羅乃萱親撰,希望藉此鼓勵小朋友、家長及其他讀者可以關懷身邊及世界上有需要的人,成為他人的天使,為受助者帶來愛與希望,並可更進一步了解到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的宗旨及支援貧窮地區兒童的方法。

繪本故事細膩動人 鼓勵孩子照顧他人感受

不少家長都知道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一直致力為助養兒童及其社區帶來切實及可持續的轉變,然而,當家長要向孩子具體解釋助養兒童計劃的概念時,卻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她看見了天使》繪本的文字內容由資深親子及家庭教育工作者羅乃萱撰寫及創作,並由插畫師郭當繪畫插圖,家長可以藉繪本由童趣的角度給孩子講故事,相信小朋友可以更加了解及投入助養兒童的故事當中,亦可從中了解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的宗旨及目的。

《她看見了天使》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講述居住在蒙古的貧困小女孩塔娜因為眼睛患有斜視毛病,生活因而受到困擾。後來,塔娜幸運地參加了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與香港的助養者潔如醫生以書信溝通,並鼓勵及資助她接受眼部手術,塔娜後來成功康復,重拾自信之外,同時受到潔如醫生及患有心臟病的媽媽的影響,努力讀書,更考上醫科。

羅乃萱說:「希望小朋友看完繪本,都能擁有一顆願意主動關懷別人的心,不單看到自己的需要,更看見別人的需要,並願意伸出援手,化成行動。而家長與子女一同閱讀繪本時,亦可鼓勵孩子學習潔如醫生,多關心身邊的人,多走一步,關懷身邊的家人、鄰舍、朋友,甚至遠方有需要的人。」為了讓子女擴闊視野、增加親子共讀時間,家長不妨支持宣明會的《她看見了天使》,繪本現已於各大書店有售。

香港世界宣明會60周年出版的兒童繪本《她看見了天使》改編自一個關於香港助養者和她的助養兒童互勉的真實故事,讓小朋友知道自己也可以成為別人的天使。
《她看見了天使》的主角塔娜,是一個居住在蒙古的貧困小女孩,除了眼睛患有斜視毛病,媽媽亦患有心臟病,每次見到媽媽進出醫院,她都十分擔心,因而燃起她想成為醫生的夢想。
羅乃萱(左)及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馮丹媚(右)希望《她看見了天使》繪本可以將希望及愛帶給讀者,讓讀者了解到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如何幫助貧窮地區的孩子及其社區內的兒童享有健康,獲得教育,在愛和保護中長遠改善生活。

宣明會「助養童伴」計劃 鼓勵香港兒童成遠方貧困兒童好「童伴」

除了以兒童繪本向小朋友介紹助養兒童可以生命影響生命,幫助身處遠方的小朋友外,參與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更讓小朋友有機會真正體會貧困生活的方法。其中宣明會的親子助養計劃「助養童伴」就由宣明會特別設計,香港的小朋友會成為「助養童伴」,並配對一名同月出生、年齡相約的助養兒童,兩地的孩子可以透過書信,交流生活經歷,香港的小朋友甚至有機會親身探訪助養兒童,建立情誼,讓兩地孩子結伴成長。此外,宣明會亦為參加助養童伴計劃的家庭舉行各式有意義的活動,如欲了解更多資料,可瀏覽宣明會助養童伴計劃網站了解更多資訊。

宣明會「助養童伴」會定期舉辦各種親子活動及分享各類教育資源,如家長與子女希望獲得活動資訊及更多親子教育知識,可以到https://forms.office.com/r/EXSPZZS21i填寫申請表格。

(資料及相片由香港世界宣明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