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爭吵未果 習近平為何逆勢承諾「碳中和」?

撰文:江流
出版:更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首提了中國的碳中和目標,當場承諾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習近平提這一目標的背景是他在會議上講到此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帶來的啟示,要形成一種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儘管國際環保領域的學者們為中國領導人的這一承諾感到興奮,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與氣候變遷等存在的因果關係並不是一個被充分接受的話題,即使是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在經過2年多的等候期後於2019年11月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一個國家擁有越多碳排放指標,就意味着可排放更多二氧化碳氣體。而碳排放來源於能源消耗,因而碳排放權也就代表着發展權。世界各國在努力減排的同時,也在爭奪着碳排放權。(Getty)

因此,習近平的這一承諾也被解讀不一。

從國際上來看,習近平的這項承諾是基於對《巴黎協定》認同基礎上的進一步的執行方案。在美國質疑氣候變遷話題,退出《巴黎協定》的背景下,中國的積極主動很容易令外界產生比較,這是當今時代背景下中國不得不面臨的輿論議題。

但站在國際發展的角度看,有非議中國就不行動了嗎?作為國際格局中的「一超」,美國在這個議題上的保守姿態不僅改變了框架隊形,還留下了國際責任。作為倡導多邊主義、國際合作的中國來說,中國的積極主動其實是對美國舉動的回應。當然承擔責任通常與扮演角色相連,中國要擔負責任就要面對這種比較。

其實,習近平的這個目標並不是簡單的氣候承諾。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各國對國家間碳排放目標設定的爭論就說明了這一點。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時說得更直白:要達成一個不會讓美國商界處於不利地位的協定。

關於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或許有不同的判斷,但基於這個認定基礎上的行動則具有更多的政治意義。放到實際的執行程序中,碳排放意味着環境氣候,其背後還是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問題。

對於已經完成工業化,且清潔能源或是清潔技術推廣更為普遍的發達國家與尚未完成工業化,仍需要發展時間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對於碳排放的需求是不同的。這還是將人口排放權排除在外的考慮。

曾經,中國對國際間商議的碳排放標準也是有相當異議的。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最大的碳排放國家,其一直以來都相當在意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資源格局中的分配。這是在碳排放權上錙銖必較的原因之一。

不過對排放權的計較並不意味着對協議的不認可。事實上,中國是相當堅定的氣候環保隊伍的一員。

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將污染防治作為其第二個執政周期的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污染防治)之一,包括其提出的經濟結構改革,其中也涉及對高能耗、高污染產業的升級與改造。

例如曾經多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的北京霧霾至今已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北京遷出、關停許多重污染企業。不限於北京,在中國大範圍地區內,曾經十分普遍的路邊攤點已經很罕見,戶外燒烤也被嚴格管控。

從中國國內的發展來看,習近平提出的碳中和時間節點頗值得注意。同樣在十九大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政治目標,其中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構成要素除了人民的平等參與、發展權得到保障,居民收入提高等,還有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而到2050年中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可見,環境治理還是中國政治圖景計劃內事項。因此,習近平的承諾不僅是國際承諾,更是基於中國的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