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美男】俊朗外形迷倒「直女」 T:和她們拍拖是做善事

撰文:周咏詩
出版:更新:

性別定型不只在異性戀世界中存在,人們對同性戀關係中的性別角色也有既定刻板印象,打扮較為男性化的女同志通常會稱作「Tom Boy」(下稱T),而關係中的「女生角色」就是TBG(Tom Boy Girl/Girlfriend)。
而來自台灣的AJ(王安頤)、Yei和阿煎就是別人眼中標準的T,短頭髮、中性打扮、近似男性的身形,相似的外形下,卻是三個獨立、有自己性格的人。女同志的世界,並不只有兩種模樣。

由左至右:Yei、AJ、阿煎

角色定型被逼扮Man

發現自己喜歡同性,是找到自己身份的第一步,在同志圈內,有人可以很快就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人就要花點時間。出櫃對AJ而言算是平順,家人朋友都沒有質疑過她的性向,但關係裏的角色定型反而令她迷茫。「曾經因為自己的外形,覺得自己在感情中應該要是比較照顧別人的一方。我會裝man,讓對方有被保護的感覺。」但骨子裏的她,就是一個生活白癡,性格也是較為陰柔,兜兜轉轉才傾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現在我會說自己是no label。」走出世界上的標籤,反而更令她舒服坦然。比較安靜的阿煎也附和著她,「我沒有覺得自己是T或B,我就是中性啊。」

AJ自言性格陰柔,卻曾經因外形而被逼裝Man。

其中最男性化的Yei卻沒有經歷過這段迷茫的路,「我覺得我就是男生啊!我甚至覺得自己比男生還優秀。」她在同志路上的路向一直都很明確,幼稚園就斷定自己喜歡女生,「而且我沒辦法喜歡T,我就是喜歡外表女性化的女孩子。」Yei無論是言談還是外表,都散發著很強、很陽剛的氣息,「我就是要努力讓自己成為有成就的人,這樣別人就不會放大我的性向。」

+1

戀上直女幫尋性向

Yei的外型吸引了不少本來是異性戀的「直女」,「因為她們覺得我是男生,所以就喜歡上我了。」感情終結了,這些直女依然還是直女。「我太男性化了,很容易就讓她們有性向誤導。」阿煎也和不少直女談過戀愛,但和Yei的經歷差天共地,「她們和我談戀愛後,就發現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女生。」 她笑言和她們談戀愛,就像是做「善事」,幫助對方找到真正的性取向後,可能往往會面對分離,可惜嗎?「我覺得不會啊,我很開心能幫助她們找到真正的自己。」

Yei予人感覺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男生。

AJ自二十歲出櫃後,談過十幾段感情,沒有像阿煎一樣幫助其他人找到性向,反而幫助別人出櫃。「談最久的一段感情是四年多,無論心靈或生活都覺得很契合。」對異性戀而言,感情穩定的情侶自然而然都會互見家長,認識彼此的家人,對同性戀而言,這一步卻不易走,「當時我陪著她向家人出櫃,感覺就像我也向別人的父母再出櫃了一次。」慶幸的是彼此都得到家人的支持,但毋庸置疑,同性戀要花更大的勇氣和心力獲得上一代的肯定。

阿煎是三人中最文靜,感覺最像我們印象中的女性形象。

女同志從暗處走到社會

近年來,社會上對同志的接受度比以前高,對LGBTQ的討論也比以前多,但現年37歲的AJ回憶起過去社會上有關同志的資訊並不多,「那時候台灣,只有一本關於女同志的雜誌《女朋友》。」 而同志猶如活在「暗角」,沒有太多途徑聯誼交流,「那時候已經有女同志的party,但予人的感覺都很黑暗,進場後相機、手機都被沒收,不允許拍照。」 這種「地下派對」並不是她想要的聯誼方式,「為甚麼去個派對好像做了壞事?」她決心把女同志派對變得「名正言順」,2005年成立「女人國Lez’s Meeting」,其中一個主要項目就是舉辦女同志派對。

+1

AJ為派對找來攝影師,也有公開的宣傳途徑,「為了讓大家融入派對,我找來不少公關,增加場內的熱鬧氣氛。」Yei和阿煎就是派對裏的公關。女同派對不再活在「暗黑處」,除了辦派對,她還出版女同志雜誌,還有大大小小的女同志活動。目的就是讓LGBTQ的議題「浮面」,讓同志不用再處於黑暗孤單的處境中。

***

《女生》總在你身邊,請立即下載《香港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