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換人】駱惠寧空降中聯辦 非常任命折射習近平用人觀

撰文:孫曉波
出版:更新:

「非常時期,非常之人,非常任命。」1月4日,中國國務院公布最新人事調整,卸任山西省委書記職務月餘,已經出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駱惠寧,接替王志民出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鑑於反修例風波引起香港社會動盪,這一人事安排引發各方關注。
在香港今天的局勢之下,駱惠寧無疑將扮演「救火隊長」的角色。這位曾經主政過兩個省份、資歷深厚的地方大員,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獲得中央青睞,在已經「退居二線」之後又重新披甲、擔綱大任呢?
觀察駱惠寧赴港履新之後一系列動作,以及他半個多世紀的執政經歷,答案便擺在眼前。而駱惠寧的破格擢用,也是習近平時代中共的「用人觀」一次特別展示。

務實,是駱惠寧這位曾經主政中國兩個內陸省份的地方大員身上最為突出的標籤。這一點從他剛赴香港便已顯露。

駱惠寧6日發表「就職演說」,指香港半年來情勢讓人揪心,大家都熱切期盼香港能「重回正軌」。(中新社)

四次公開露面展現務實

自上周一(1月6日)正式履新以來,駱惠寧已有過四次公開露面。第一次公開露面是在上班第一天上午會見傳媒,發表「就職演說」。第二次公開活動是上周三(1月8日),他攜五位副手赴深圳與深圳市委書記、市長會談—「推動深港兩地在青年創新創業、經貿往來等多領域務實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是此次會談的重點。

以駱惠寧在內地官場的資歷—兩任中央委員、兩任地方省委書記,比僅僅是廣東省委常委的深圳市委書記「高出兩階」,但他在履新之初就能夠「屈尊」到深圳拜會、洽談,展現了務實特質。

駱惠寧第三場公開會面,是會晤特首林鄭月娥。作為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與林鄭會晤是一個既定動作。第四場公開會晤則是拜會第一任特首董建華,這既是一種禮貌和尊重,是代表中央政府表達對首任特首的致意,又是一種交流取經。中共官場歷來就有到任後拜會「老同志」的傳統,這一方面體現了尊重,另一方面也更有利於工作的展開。此次安排同樣是務實之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中聯辦主任駱惠寧,9日在禮賓府會面,提及雙方都認為香港過去七個月經歷了自回歸以來最嚴峻的情況。(政府新聞處圖片)

駱惠寧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獲得經濟學博士學歷,曾在安徽工作了三十多年,直到2003年才首次跨省調整,任青海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七年後升任青海省省長,2013年出任青海省委書記。2016年,駱惠寧調任山西省委書記, 去年11月30日卸任,12月28日出任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個星期後即再轉換崗位,調來香港中聯辦。

查閱駱惠寧的仕途簡歷,會發現三個特別之處:一是他並非港澳系統或外交系統出身;二是他在安徽、青海、山西三地擔任過省領導,其中以省委書記的身份主政青海、山西,乃中共「封疆大吏」,是兩屆中央委員和一屆中央候補委員;三是1954年出生的他已年滿65歲,到了中國官場正部級官員的退休年齡,他不久前卸任山西省委書記,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結果在「退居二線」短短幾日之內,他重新擔任實職,可謂超齡服役。

臨危受命「救火」

平民出身,起於基層,在沒有任何特殊背景和靠山幫扶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在中國政界打拼近半個世紀走上高位,且任職多在窮困事艱之地,駱惠寧無疑是中共執政團隊成長出來的精英人物之一。眼下的香港深陷回歸中國二十二年來最嚴峻的管治危機,經濟出現技術性衰退,社會局勢緊張對立,駱惠寧打破諸多慣例,臨危受命「空降」中聯辦,顯然是帶着中央的使命來「救火」的。可以說,駱惠寧的破格擢用,展現了習近平時代的「用人觀」。

反修例運動延續多月,社會局勢緊張對立。駱惠寧顯然是帶着中央的使命來「救火」的。(盧翊銘攝)

駱惠寧在「救火」層面經歷過三次嚴峻考驗。1998年,中國遭遇特大洪災,長江流域巢湖水位暴漲,時任巢湖地委書記的駱惠寧在抗洪現場調動四萬人連續幾天築堤防洪,確保災區安全。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六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時任青海省長的駱惠寧兼任玉樹地震災後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主持災區救災、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2014年,山西官場塌方式腐敗被揭開,人事洗牌的同時,經濟增速滑落到5%以下,駱惠寧赴晉工作後在整治官場與經濟發展兩方面都被認為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山西的任職經歷,尤其是駱惠寧仕途最亮眼的一筆。駱惠寧出任山西省委書記時,「塌方式腐敗」的山西官場剛剛經歷重大的政治和人事動盪—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這20個月內,山西有139名官員丟掉官帽,被免職或改任非領導職務,平均一個月7人被「刷下」,整個山西官場陷入癱瘓狀態。駱惠寧2016年6月「火線補位」,通過三年時間,不僅重建山西政治生態,而且給山西經濟開出了「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藥方」,在推動山西經濟轉型上可以說也取得成效。

低調、務實且長於治亂、治吏,性情寬厚、溫和,是觀察家對駱惠寧的評價。去年6月,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山西考察三天,據稱對駱惠寧印象深刻,對他治下的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各項工作給予肯定」。如今,中央把駱惠寧調往面臨嚴峻管治危機的香港,顯然是希望以其當年重建山西政治生態的魄力,在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擔負起更具政治挑戰的改革重任,扭轉當前北京治港工作的困境。可以說,重新啟用駱惠寧是習近平對於「務實」、「接地氣」、「經受過考驗」官員青睞信任的再度展現。

作為一個在面對問題時擅長單刀直入、直插問題核心的領導者,習近平必然清楚一些關鍵和特殊的崗位,需要應用特殊的任用邏輯。在特殊的時代環境和政治背景下,更是如此。無論是曾經的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還是今天負責中美貿易談判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無論是地方上的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還是現在的「救火隊長」駱惠寧,他們走到關鍵位置,身上所具備的共同點是關鍵。可見,有能力、有擔當是習近平選賢任能的最基本要素。作為一種政治邏輯和必須途徑,重用「務實的人,經受過考驗的人」有助於迅速穩定政局並形成推進改變的合力。

駱惠寧的破格擢用,是習近平時代中共的「用人觀」一次特別展示。(資料圖片)

抱以希望也不可操之過急

當然,最後也要強調一點,綜觀今天海內外輿論,對於駱惠寧都給予了很高的希望,但不應過度解讀。駱惠寧的政治使命是破局,當中包含整肅與調整中聯辦,甚至自下而上挖掘弊案與不正常的官商關係,而這種關係一定是有別於內地的,是帶有香港特色的。其次,駱惠寧是要破除過去二十二年間內地與香港那種「井水不犯河水」的消極關係,以及逐步形成的各種利益關係。對於香港自身而言,駱惠寧一定會不斷影響港府施政的綏靖政策,比如港獨由「暗」到「明」,這是中央不可接受的,對國家安全構成了現實的嚴重威脅。

這些破局能為今後香港特區政府政治重構及涉港機構的重構打開缺口,重塑香港政商關係,重塑香港社會氣氛。然而,需要認清一個現實,儘管駱惠寧的「特別任命」代表了中央治港思路調整的信號,但若抱着一種駱惠寧一來就能藥到病除、香港問題就能徹底解決的心態,實屬操之過急。一方面是因為駱惠寧只是中聯辦主任,是扮演中央和香港聯絡的角色,不是「香港黨委書記」,中央和駱惠寧本身對此應該都有清醒認知。此外,既然香港問題的癥結在於盤根錯節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就不可能指望問題只依靠一個人而一蹴而就解決。因此,用一種比較「保守」的心態來看,不用對駱惠寧抱有太高期望,更不能用過去的常態來看待他的到來。輿論不要因為受夠了今天香港的現狀,就不切實際地過度希冀駱惠寧能夠大破大立。

上文刊登於第19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月13日)《駱惠寧空降中聯辦 非常任命折射習近平用人觀》。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