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向好恐「有假」 國民杞人憂天?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內地漸趨緩和。不過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於3月12日在微博發帖指:「今天有兩個人在微信裏問我,最近的向好數據會不會有假?」胡錫進稱,由於地方政府累積了教訓和經驗,他個人願意相信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的,但也提醒各地一定要確保數據的絕對真實,黨政機關一定要及時如實公布病例。

社會焦慮是如何形成的?

胡錫進的帖文正好表現出,經過1個多月的折騰,部份國民有如驚弓之鳥,擔心稍一不慎就會全功盡廢。就新病毒性質而言,其傳播途徑廣泛,傳播率高,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傳染風險,個別病例的潛伏期可超過14天,而部份康復者亦出現復發復陽的情況。

與此同時,正當內地疫情轉趨緩和,海外疫情急轉直下,其中意大利更有「武漢化」跡象,而美國和日本則防疫「慢幾拍」,連檢測措施也被批評為馬虎失實。國民眼見近日有不少輸入病例,自然會擔心觸發第二波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趨向緩和,但內地復工進度緩慢。(資料圖片)

毋庸諱言,內地各級機關在疫情初期箝制言論、瞞報漏報和應對混亂,迄今共錄得逾8萬宗確診病例,超過3千人病亡,人命和經濟損失慘重。儘管舉國動員成功遏制疫情,部份國民仍是擔憂官方為求盡快復工,有意無意間統計數字做手腳,致使數據不能反映疫情實況。

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掀爭議

在重重審查過濾下,近兩星期較多網民談到的疑似瞞報事件,只涉及三地:河北魏縣、黑龍江齊齊哈爾和安徽合肥;此外於2月24日,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兩位匿名深圳市醫護,他們自稱看到比官方公布為多的病毒個案。

上述所謂證據都流於傳言和孤例,至於官方文件又會否有端倪呢?早在2月中旬,國家衛健委的《防控方案》已列明,「確診病例」與「無症狀感染者」分開統計,後者定義為帶原者病毒檢測陽性但無症狀,官方亦公開講明,相關數字不會向外界公布。

按圖了解專家防疫招式(【防疫】摸面易中招!不自覺每小時會摸23次!教你4招戒自摸):

+32

假如所謂瞞報事件,其實都牽涉「無症狀感染者」的病例,嚴格而言官方並沒有造假。3月12日,杭州市便公布1宗「無症狀感染者」的病例,市副秘書長毛根洪指出該病例不在常規通報範圍內:「但是無症狀的感染者在集中隔離期內出現了症狀的,我們要把他歸入到確診病例予以報告和通報。」

防疫國策總要有所取捨

首先,不通報不代表不迅速處理,實際行動才是最重要,例如杭州便集中隔離「無症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其次,國家不可能無限期停擺下去,疫情規模受控,國民有防疫準備,復工復產就事在必行,官方按事態緩急調低數據曝光度,避免衍生不必要社會成本,箇中考量不無道理。

冠狀病毒在不同環境存活情況(【防疫】摸面易中招!不自覺每小時會摸23次!教你4招戒自摸):

+9

毋可否認,安徽合肥於3月初曾捲入「搬龍門」爭議,市政府公布一例「無症狀感染者」個案,不列入為「確診病例」,可是內地《紅星新聞》卻引述涉事企業負責人,指該患病員工有發燒症狀。無論如何,這則孤例是由官方通報,市政府亦立刻隔離上百人,責令涉事企業停工,透明度有可議之處但實事做得足。

如果數據與現實相距太遠,紙是包不住火的,口耳相傳總會走漏風聲,大規模死傷更不是想掩蓋就能掩蓋。過去事實證明,國民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群聚,做好個人衛生,盡公民責任已能有效防範傳播;至於黨政機關的防疫方針,可以為了防止多一人被感染,不斷警告再警告,也可以顧及經濟民生,冒合理風險降低警戒水平,國策擬定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要有所取捨。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