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稱政府債券續供不應求 今年1月暫停公開市場買債操作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人行公布,稱鑒於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
分析師稱或助遏債息下跌
《彭博》報道稱,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Khoon Goh表示,人行表示1月起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或遏制中國國債息下行,並通過小幅收窄中美利差倒掛間接支撐人民幣匯率。
不過這對匯率的影響不會持久,如果美債息繼續上行,人民幣的貶值壓力會繼續存在。
業內人士料人行降準機會增
另一方面,《澎湃新聞》引述東方金誠研發部執行總監馮琳指出,人行暫停買入國債將減少對國債的需求,同時不排除人行在暫停買入階段仍賣出長債的可能性,以此來調節債市供求關係。這意味著在前期多次提示風險並採取相應監管措施後,人行對債市的調控力度加碼,旨在遏制近期債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搶跑」勢頭,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也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
馮琳又指出,後續若政府債券供給放量,長債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準,市場供求關係能夠自發的趨於平衡,人行就有可能恢復買入國債,繼續發揮通過國債淨買入操作向市場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的作用。馮琳同時表示,暫停買入國債,或意味著一季度降準概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