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中國陷「獨家村」困局 分析指擁抱電商才是出路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家樂福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僅次於Walmart。不過這位全球二哥在中國卻遇上困境,原因可能與其走「獨家村」路線,未與電商聯手有關。分析指,在「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反而是傳統零售商的出路。

1月公布企業策略時 料會有宣布

早年外資獨資進入中國零售市場,其中一間落力開疆闢土的企業,就是家樂福。但該公司近年業績下滑,在中國發展面對不少競爭,8月更曾經發出盈警。

其實家樂福多年來一直加強中國業務,但面對業界以及電子商貿的競爭,家樂福第3季經營收入下降5.4%。

路透社報道,家樂福行政總裁Alexandre Bompard被問到中國業務去向是否已有決定時,他回應:「很快會回答這個問題。」同時,他又承認明年1月公布企業策略時,會有一些宣布,令外界猜測家樂福是否萌生退出中國市場的念頭。

受到中國市場拖累,家樂福第3季經營收入下降5.4%。(視覺中國)

外資大賣場    近年光彩不再

家樂福早年亦曾進駐香港,如果有印象的話,就知道該公司主打大型超市,以大件又優惠的貨品為主。翻查資料,1995年北京有了第一家外國超市家樂福,隨後美國的沃爾瑪﹙Walmart﹚、韓國的易買得﹙E-mart﹚、德國的麥德龍﹙METRO﹚等外資大賣場紛紛打入中國市場,給中國開啟零售業開路,但近年卻不再擁有昔日光彩。

以E-mart為例,早前有報道指公司已向泰國正大集團出售其在上海的5家門市,而剩餘的最後一家分店則將於年底前歇業,意味E-mart在華經營20年後將全面撤出中國市場。

以大型超市為主的家樂福,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商,但在中國卻處於尷尬境地。(路透社)

阿里巴巴及大潤發聯手 最受矚目

面對電商衝擊,在中國的外資零售商除了選擇全面「離場」外,留下來的亦要不斷轉陣,一改獨資經營的方法,選擇和電商平台聯手,「拍拖」拓展市場,全渠道O2O成為新的發展出路。

2015年,麥德龍宣布「抱腿」阿里巴巴集團,雙方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麥德龍官方旗艦店將入駐天貓國際;2016年,Walmart將旗下中文電子商務網站「1號店」賣給中國電商京東,以換取對方股份。Tesco更索性將旗下無利可圖的中國業務賣給當地國企,自己成為持有少數股權的合作伙伴。

最新例子是,阿里巴巴入股經營大潤發的高鑫零售(6808),成為第二大股東,並計劃與高鑫的控股股東歐尚零售及潤泰集團,組成新零售戰略合作聯盟。經過一輪「配對」,有分析指,中國市場排名前十的商超大賣場搞「單打獨鬥」的就只有家樂福。但在互聯網年代下,家樂福亦已開始拓展電商及便利店業務。

分析指,歐尚與阿里巴巴線下線上聯手,勢令家樂福面對更多挑戰。﹙路透社﹚

新零售︰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

分析師Bryan Garnier在研究報告中就指出「到目前為止,外來零售業者都是通過與本土零售商合作,才能在中國市場立足。」

報告補充:「線上線下合併也是一個選擇,就象Walmart和京東、歐尚和阿里巴巴。如果不能迅速達成這種合作關係,家樂福則有可能出售中國資產。」研調機構Bernstein分析師Bruno Monteyne更指出,歐尚與阿里巴巴結盟,令家樂福進一步邊緣化:「與高鑫達成協議之後,阿里巴巴如果再與家樂福簽協議,就似乎沒有甚麼價值了。或許還有京東,但他們已經與Walmart有協議了。」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更預言:「純電商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10年,將會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時代。」新零售的好處是,可以令線上線下的零售實現「三通」,即商品通、會員通、服務通,而且共用支付和物流基礎,將大大提升效能。另一邊廂,網上得到的海量數據也能大幅提升實體店營運效率。分析料,新零售跟傳統電商一樣,規模效應明顯,贏者全取十分常見。在阿里巴巴全力佈局新零售的情況下,未來傳統的大型連鎖零售商,隨時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