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樂視網澄清 暫沒有計劃引入任何投資者

A股樂視網澄清 暫沒有計劃引入任何投資者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A股上市的樂視網發出澄清公告,表示目前為止公司未形成任何引入投資者增資方案及意向。

早前有媒體報道〈樂視網新的接盤方 有可能是來自互聯網的頂級企業〉等文章,內容稱「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樂視網新的接盤方有可能是來自互聯網的頂級企業。」

持股5%以上股東 沒有減持股份計劃

樂視網指出,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相引入投資者增資方案及意向,又表示持股5%以上的股東,目前沒有減持股份的計劃。

樂視網將於明日(3月16日)復牌。


寒武紀是如何成為A股股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證指數近日一再創十年新高,A股總市值突破百萬億人民幣。AI晶片公司寒武紀原本連年虧損,但過去一個月股價大漲不只一倍,甚至超越貴州茅台,一躍問鼎內地「股王」寶座。

寒武紀的核心產品「思元」(MLU)系列AI加速器,對標Nvidia的GPU,旨在為雲端運算和數據中心提供AI算力。作為一間初創公司,寒武紀已經連續七年錄得虧損。但到了今年上半年,財報上演了驚人的逆轉,由去年同期虧損5.3億元變成了淨利潤人民幣10.4億元,營收同比增長超過43倍,達到28.8億元,其中超過九成九由雲端產品線貢獻。

市值超過6600億元,寒武紀被冠以「中國Nvidia」的稱號。數千倍的市盈率,股價肯定存在嚴重泡沫,隨時大幅度掉頭下挫。但資本市場不只狂歡,背後還是美國制裁反而成為寒武紀的最大優勢。美國嚴格管制Nvidia晶片的對華出口,出售予中國市場只能是低配的H20晶片,中國的科技巨頭和AI企業自然轉向國內替代品。寒武紀面對的市場不只受保護,而且需求龐大。加上DeepSeek的大模型將兼容寒武紀,證明了國產晶片已經可以支持前沿的AI應用。市場預期理論上的可能轉變為商業上的可行,「FOMO」資金湧入投資。

算力等於一切的AI時代

寒武紀的案例說明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的國家戰略,不但是關乎國家安全,也可以提升經濟產業的競爭力。在AI驅動的第五次工業革命時代,算力等於一切。將AI發展的根基建立在隨時可能被截斷的外國技術之上,無異於將國家的數字命脈交予他人之手。面對外部的技術封鎖,國家優先構建完整、獨立的技術堆疊,通過扶持寒武紀、華為等本土企業,確保了產業鏈的安全與穩定。

再者,政府的採購政策、對國企的指導以至是對進口晶片的規管,全部都配合技術自主、突破卡脖子的大策略。這為國內企業提供了足夠的應用場景,因而又能夠持續投入研發,逐步迭代產品、完善生態,「可用」發展到「好用」。華為CANN和寒武紀NeuWare兩個軟體平台在內地市場愈來愈重要,AI開發者擺脫對輝達CUDA生態的單一依賴,開始構建自己的工具鏈和開發範式。

可以說,寒武紀象徵了國家在創科領域建設的護城河。即使是美國政府,現在也不再單純信奉「看不見的手」,盲目高舉自由市場原則。在當今地緣政治格局下,要保障一個經濟體的長遠競爭力,必須積極規劃自身的產業未來。香港在AI革命中毫無疑問不能缺席,但除了龐大投入發展科技工業以至是半導體領域,香港在哪些領域最具優勢?如何制定具備戰略遠見的產業政策?

香港的金融科技足以迎戰未來嗎?

「AI工廠」是未來智慧的核心,數字金融是香港在AI時代的命脈。當數據成為新的石油,當跨境數據流動面臨愈來愈多地緣政治的風險,香港能否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地位,成為國際認可的數據安全港,治理標準示範區?不只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金管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至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也有責任長遠規劃,發展金融科技。

目前市民感受到的金融科技仍然只是轉數快、虛擬銀行,但區塊鏈、代幣化資產等科技日新月異。香港現有的金融基建和監管框架如果沒有預期更多顛覆性技術的到來,我們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幾年後會否不再穩固?未來的數字金融體系需要大量掌握數據科學、網絡安全、區塊鏈技術和AI倫理的「新藍領」,我們的教育體系是否已開始為新時代設計課程、儲備人才?

從DeepSeek一鳴驚人到寒武紀登上A股「股王」,只是過了短短七個月。內地的創科產業、AI基建步伐只會愈來愈快,不管特朗普政府如何出招。再三、五個月後,內地再有什麼企業一炮而紅,與其說是別人原本寂寂無名,毋寧說是我們坐井觀天。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