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團原董事長王軍逝世 掌舵12年建立「綜合金融」經營典範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中信集團原董事長王軍於6月10日去世,終年78歲。王軍是前國家副主席、開國上將王震之子,為中信集團的創始成員,也是繼榮毅仁、魏鳴一之後的第三任董事長。王軍履職中信集團27年,在他親自掌舵近12年間﹙1995年至2006年﹚,中信由內地改革開放的窗口,一躍成為企業混業經營﹙綜合金融控股﹚典範,值得回顧一番。

說起中信集團,香港投資者普遍的印象莫過於這是一家國有巨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業務「八足咁多爪」,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2018年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信集團位居第149位,連續10年上榜。

作為國有巨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中信業務「八足咁多爪」,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視覺中國﹚

中途「出家」     與「紅色資本家」榮毅仁創業

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中信集團能夠取得今天的地位,有賴一眾管理層長期的努力,當中「開國功臣」王軍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資料顯示,王軍1941年生於湖南,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曾任江南造船廠工程師、武昌造船廠工程師,1977年至1978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服役。翌年,38歲的王軍改變事業軌道,跟隨時年63歲的「紅色資本家」榮毅仁一起創業,組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王軍加入中信之初,擔任業務部總經理,之後一路晉升,歷任中信副總經理、總經理,到1995年升至董事長之職。2006年,王軍在65歲關口退休卸任董事長職務。

雖然出身工程師及海軍,王軍早年已顯露出不凡的企業管治眼界。據《南方人物周刊》報道,王軍1993年出任中信總經理時,偌大一個中信公司,帳面上只有現金200萬元人民幣。王軍說,「意味著總公司大概能夠維持一個半月的工資發放。」王軍想的辦法,一是準備找下屬富裕的子公司借錢,二是加緊整合公司的業務。結果還是第二套方案使王軍重新有了現金流,從而渡過難關。

曾有報道指出,1993年王軍出任中信總經理時,偌大一個中信公司,帳面其實只有現金200萬元。﹙視覺中國﹚

小心管理外債     穩坐釣船

到王軍正式執掌中信後,公司業務發展迅速,拓展混業經營同時,亦大步走出國門,但過程中,成功避開了不少企業急速發展留下的問題——債台高築。雖然中信最早從負債經營起步,但王軍十分注意企業的負債水平。行事低調的他,早年罕有接受內地《財經》雜誌訪問時便指出,中信於1993年以後基本上停止了零星的投資,並下定決心控制資本支出。

如此謹慎的態度,也是中信能順利度過亞洲金融風暴。王軍於訪問中指出,中信債務結構,從1997年底26億美元外匯債務餘額降到後來的15億美元。王軍明言,他一方面是壓縮開支,另一方面就是作一些債務結構的調整,小心翼翼管理外債,把還本付息作為首要任務,往往提前一年就把相關還債資金準備好。

事實上,對於當時收入依賴海外的中信而言,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可以是致命的,但王軍果斷出售旗下中信泰富部份股權,獲得108億港元資金,幸保外債從不違約的歷史。

王軍任內另一大貢獻是大力推動公司體制改革,令中信成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網絡圖片﹚

助中信取金融全牌照

與管理負債相比,王軍任內另一大貢獻是大力推動公司體制改革。2002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進行體制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成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

王軍於《財經》訪問中憶述道,早於1996年,他到日本參加亞行會議,看到日本政府在金融改革中採取「金融大爆炸」的模式,全面放開了混業經營,因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於中信長期以來屬於非銀行金融機構,後來卻又搞了銀行和其他業務,故於1997年,提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設想,與各監管機構和國家有關部門協商,從1998年開始報批,2001年10月才由國務院正式批下來,前後經歷了三年多時間。在王軍領導下,中信集團取得金融全牌照,為日後金融產業撐起中信大半天,埋下堅實基礎,為綜合金融﹙也稱混業經營﹚ 模式建立典範。

官網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並發起設立了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團將中信股份100%股權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實現了境外整體上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0267﹚的總資產達港幣76,607億元,規模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