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市︰分析指約談或不影響IPO進程 花唄被銀保監點名

撰文:童木
出版:更新: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對此,螞蟻集團表示,螞蟻集團會深入落實約談意見,繼續沿著『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繼續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和民生發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此時最為關心的是,監管約談是否會對螞蟻集團上市進程造成影響。目前,螞蟻集團上市已進入最後階段,將在11月5日實現滬港兩地掛牌上市。

一位知名投行人士表示,「監管談話不是處罰,應該不會對上市產生影響。」

另據中國媒體介面新聞報道,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發文《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值得高度關注》指出,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落腳點是金融,本質是金融服務,因此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和持牌金融機構一樣,其客戶都屬於金融消費者。但是,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更加值得高度關注。

:有分析稱,馬雲被約談意味着中國的金融科技處於一個強監管時代。 (視覺中國)

文章稱,與持牌金融機構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賴購物、交易、物流等行為數據,更多依據借款人的消費和還款意願,缺乏對還款能力的有效評估,往往形成過度授信,與場景誘導共同刺激超前消費,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輕人深陷債務陷阱,最終損害消費者權益,甚至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危害。在收費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缺乏統一標準,一般高於持牌金融機構。比如「花唄」與銀行信用卡業務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續費高於銀行,與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實際上是「普而不惠」。

文章指出,有的金融科技公司存在過度收集並濫用客戶資訊、資訊管理不當的問題,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其資訊在平臺方、支付機構、出資方等之間流轉,侵害了消費者資訊安全權。前幾年現金貸快速發展時,非法買賣借款人個人資訊的情況時有發生。與此不同的是,微軟、穀歌等大型科技公司由於在使用消費者個人資訊方面受到嚴格限制,沒有成為大型放貸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此前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言論曾引起市場廣泛爭議。他表示,當下中國「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風險」,還表示「今天是這個不許那個不許的文件太多,政策太少。最怕監管到後來,變成了自己沒有風險,自己部門沒有風險,但是整個經濟有不發展的風險。」

花唄全稱是螞蟻花唄,是螞蟻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申請開通後,將獲得500元人民幣至50,000元人民幣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在消費時,可以預支螞蟻花唄的額度,享受「先消費,後付款」的購物體驗。2016年8月4日,螞蟻花唄消費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項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