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專家」特朗普與小澤不歡而散 歐美分道揚鑣已不遠|伽羅華

早一分鐘,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到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仍為稀土協議努力達成協議,下一分鐘,兩人竟然在媒體面前互嗆,小澤滿腹憋屈,質疑烏克蘭遭俄國入侵,為何美俄走得更近?這番牢騷被特朗普與副總統萬斯斥其不「感恩」,一場和談不歡而散。
「政治一日都嫌長」,各國關係發展往往出人意表,但美烏由商討至勞氣收場,令人始料不及。上周一(24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歐洲再提譴責俄羅斯入侵的決議案,重申「主權國家有權保衛其邊界,以及邊界之內的所有領土不受其他國家的侵犯」,旨在迫美國表態,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自然不會就範,與俄羅斯齊聲反對譴責,反而與俄羅斯合作無上限的中國卻選擇投棄權票,昔日的敵我互換了身分,講白了,政治變臉只因為利益再重新分配。
美烏談崩後,小澤被特朗普提前趕出白宮,聯合記者會泡湯,稀土金屬協議的簽署暫時無期,美國官員表示正考慮中斷對烏克蘭所有軍事援助。
俄美復交乃斯德哥爾摩症特例
在對俄的外交定位上,特朗普與拜登抱著截然不同的心態,特朗普1.0受通俄門弄得焦頭爛額,其時普京已侵佔克里米亞,歐洲雖不想挑釁普京,但對俄有戒懼之心。特朗普因受到加害者普京的牽連,反而更同情普京,從萬斯稱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來自中俄便可見一斑,這也可以理解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特殊病例。
美方一直不願承諾對烏作出更多的安全保障,澤連斯基重申若沒有美方的安全保障,烏克蘭不會放下武器。稀土協議雖然簽不成,但很難將責任完全歸咎特朗普,因特朗普一再明言烏克蘭的安全應交由歐洲人負責。德國現任總理舒爾茨在支持軍援烏克蘭說得漂亮,卻一再拒絕提供「金牛座」導彈,德國企業與俄國天然氣商亦急不及待商討一旦停戰,德國將重新進口俄羅斯的油氣,究竟是「真小人」左冷禪、還是「偽君子」岳不群更為可靠?小澤需要認真考量現實的情況。
特朗普介入俄烏停火,由始至終是以「談判專家」、而非警察自居,俄羅斯綁架了烏東四州部分領土,特朗普為解救人質,避免羞辱綁匪是可以理解。特朗普強調不會與任何人結盟,他只會與美國利益保持一致,為了世界和平,他希望雙方儘快停火。
喊話小澤準備好和平 便可回來
在記者會後,特朗普在社媒發帖稱:「澤連斯基覺得,美方的參與將可為烏克蘭帶來巨大優勢,但我不想要優勢,他在橢圓形辦公室內不尊重美國,當他準備好和平,就可以回來(簽約)。」儘管雙方談判破裂,但未到沒有轉圜的地步。
如果依照稀土協議的最新版本,美烏將共同設立「重建投資基金」,烏方將本國石油、天然氣、礦產等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未來收益的50%注入該基金。美國將最大程度地擁有該基金產生的經濟利益,部分收入會用於對烏克蘭的再投資。該基金將由美國和烏克蘭代表管理,具體的管理與運營條款將在協議簽署後進一步談判,落實後再寫入後續協議。
自特朗普開展2.0任期,世界便以特朗普的中心公轉,美方處理俄烏戰爭的手法突顯其與歐洲聯盟正進一步分裂,特別是美方對歐洲關稅戰很快揭上戰幔,對於近期市場因憧憬俄烏停戰,資金湧入歐股的勢頭可能因此受到遏抑。
歐股連升10周跑贏美股 但疲態漸露
上周五泛歐Stoxx 600指數高開後回軟,收報微升0.01%,歐股迄今已連升10周,但疲態漸露。由於Nvidia上周四遭拋售,拖累歐洲科技板塊。其中,荷蘭半導體商BE Semiconductor、ASM國際和ASML股價報跌,但2月份泛歐指數表現仍升超過3%,同月標指則跌2.5%,特朗普上任首月對內對外政策雷厲風行,市場關注關稅戰一旦全面開打,通脹預期升溫,特朗普的去監管和減稅的利好尚未發揮作用,經濟增長可能遇上瓶頸,有部分資金由美股流入美債,有部分則流出美元區至歐亞市場。
特朗普上周初威脅要對來自歐盟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相關措施「很快」宣布,並適用於「汽車和所有其他物品」。歐盟稱,將對任何不合理的自由與公平貿易壁壘,採取堅定且即時的回應。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24年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順差2,356億美元,僅次於中國對美的2,956億美元。
若對華徵關稅 美方可放一馬
特朗普原本已將對加墨的25%關稅延至4月初才徵收,但他日前威脅兩國若不提高對華商品的關稅,關稅可能會維持原來的3月4日生效,對中國的額外關稅則會由10%增加至20%,明擺的是他對大部分國家的關稅都是針對中國而來,只要該國肯徵中國關稅,便有可能放你一馬,對中加墨的關稅生效日期剛好是中國人大政協兩會召開日的前夕,屆時中國政府可能作出報復。
歐盟以單一市場存在已經30年,歐盟標準已經成為眾多產品最高監管水平的代名詞,部分甚至有矯枉過正之嫌,特朗普針對歐盟的關稅政策不單是稅率高低的問題,就以福特F150為例,它是全美最暢銷的大型皮卡車,燃油效率在過去50年持續提升至90%,但歐盟的監管基因本身對燃油車有惡感,往往不承認在90%範圍每提升1%效率是吹毛求疵的做法,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在產品監管的尺度上與歐盟發生衝突,一場歐美的關稅大戰將很快上演。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