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內銀 誰主浮沉|投資明「賢」‧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內銀股過去一直獲不少投資者垂青,主因內銀經營業務平穩,加上派息可觀,因此為長線投資者所喜好。惟內銀投資一個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在於其資產質素,皆因資產質素除了對銀行股的運營前景具關鍵影響外,其同時直接影響內銀盈利數據,進而影響派息金額。

截至上月底,四大內銀股悉數公佈去年全年業績,總體來看,四大內銀業績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強勁反彈帶動下,全年均實現盈利小幅增長,亦普遍較市場預期理想。惟投資者如欲對四大內銀股加以詳細甄別,則其每個季度的業績表現尤為重要。

先回顧去年首三季,在疫情影響下,內銀整體行業資產質素出現下跌,而業績表現亦受撥備大增拖累而出現明顯下滑。若撇除撥備影響,四大內銀在去年首三季的息差收入能力仍總體表現不俗,農行、中行、建行及工行的息差收入增長分別為9.2%、7.7%、6.8%及2.3%,惟非息差收入受疫情影響較大,四大行表現亦不一,導致他們總體收入增長分別為2.1%、2.2%、3.4%及-1.4%。

若按季計算,四大行在去年第二季盈利出現單季按年倒退超過兩成後,第三季出現不同程度反彈,當中工行、建行及農行盈利按季均反彈超過兩成,按年則仍錄得超過4%的按年下跌,而中行則按季及按年仍錄得下跌。

內銀股於去年第四季的反彈之中,以建行收入的按年增長最為強勁。(路透社)

而在第四季的反彈之中,以建行收入的按年增長最為強勁,同時,建行作為在第三季成為四大行中唯一在貸款撥備中錄得按季下跌的內銀,其在第四季度的貸款撥備亦下降的最快;而中行在收入增長方面不論在第三還是第四季度,增長均處於四者之中最低,一方面反映出中行的非息差收入佔比在四大內銀中最高,而此部分業務復甦較為需時;另一方面則反映出中行過去業績表現相對平穩及保守,即使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第二季,盈利波動亦相對其他三大行小,因而反彈力度亦稍為欠缺。

至於工行及農行,收入及盈利表現基本處於中間水平,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截至去年12月底,工行不良貸款比例在四大行中最高(達1.58%),惟料未來改善空間亦較大。而農行去年四個季度的業績相對其他三大行表現出較強的平穩性(首三季息差收入增長分別為8.9%、9.0%、9.8%及19.7%),此反映出農行始終受惠內地扶持農村政策,三農投入、水利建設、農村基建等均成為支持性因素。

在看四大內銀股息收益率,目前中行及農行的股息率均高於七厘,而建行及工行則低於六厘。結合上述基本面分析,預期未來在內銀資產質素趨穩之下,建行的增長動力仍然偏強,相對而言,其較適合於追求股價與股息雙重回報的投資者,而對於長線股息收益為主的投資者而言,農行的穩定性或更為適合。

【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