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泄露用户數據 中紀委:個人訊息保護安全鎖不容撬動

撰文:孫素青
出版:更新:

阿里雲被曝未經用户同意擅自將用户留存註冊訊息泄露給第三方,該消息後證實屬實,阿里雲方面於周一(23日)做出回應,稱對違規行為嚴肅處理,積極整改人員管理不足。中紀委國家監委也於今日(25日)發表評論稱,個人訊息保護安全鎖不容撬動。

中紀委官方網站發表評論提到,新近曝光的阿里雲一事,再次戳中人們對於隱私保護的痛點。

文章稱,近年來,中國已制定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及條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此類情況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對網絡運營者處理用户個人訊息的行為加以規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人格權編大篇幅擴容了個人訊息保護的內容,彰顯了對個人訊息保護的重視。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也都制定或補充了有關個人訊息保護的相關條款。

在此次阿里雲用户訊息泄露事件中,如若查實,執法機關必將依照相關法律,根據情節和嚴重程度對涉事企業或員工個人給予相應處罰,令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8月20日,十三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訊息保護法》,該法將於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文章認為,這部法律就自然人關於個人訊息的權利、個人訊息處理者對於個人訊息的義務、相關部門對於個人訊息的保護職責等方面作出了明確可操作的規定,給個人訊息配上法律的「安全鎖」,形成對個人訊息全面、徹底的保護。

文章強調,就監管部門而言,仍需進一步加大對侵犯公民個人訊息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持續形成高壓態勢。企業、網絡主體等訊息採集方要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內部監管和自律,藉助防竊密、防篡改等技術手段築牢「防火牆」,切實解決濫用個人訊息、對個人訊息數據管理不力等問題,打通梗阻,平衡好公民權益保護和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