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克魯曼稱恒大非「翻版雷曼」 但可能是「babaru時刻」?

撰文:翟梓謙
出版:更新:

恒大債務危機成為國際焦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R. Krugman)亦撰文發表其觀點,認為恒大並非中國的「雷曼風暴」,但有可能是泡沫爆破危機將至的先兆。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撰文指,目前市場普遍看法均不認同恒大是另一個雷曼,但他強調這不代表一切安然無事。然而,他認為恒大的危機,顯示中國很可能正經歷「babaru時刻」。

「babaru」是日文的外來語,音譯自英文的「bubble」,意思即泡沫。在1980年代末期,日本當時經歷的正是「泡沫經濟」,不少資產價格飆升,特別是商用不動產,最終「泡沫」爆破價格全面崩跌。

克魯曼認為,雖然日本資產泡沫爆破沒有導致金融崩潰,卻讓日本經濟持續地疲軟,普遍認為原因是金融超載(financial excess)所帶來的的後遺症。由於日本企業舉債過度,使銀行壞帳過多,導致該國經濟疲態至今未能恢復過來,部分影響仍然遺留至今。

指投資佔中國GDP比重過高

克魯曼從多方面比較今天的中國與當年的日本,其中認為中國人口結構愈來愈近接近當初的日本,工作年齡人口在2015年已經見到頂峰,即使廢除生育限制的政策,人口下降趨勢在未來幾年無法逆轉。

另外,與當年日本的泡沫經濟相似的是,克魯曼認為現在中國的經濟也嚴重失衡,一方面消費者支出疲弱,但投資水位卻極高,當中投資支出佔GDP比率超過40%。

這位諾獎得主提出的結論是,中國或許可以一如以往地粉飾太平,使恒大事件「船過水無痕」,但問題遲早會出現。克魯曼甚至認為,或許恒大不是對中國經濟的終極考驗,但有可能是這個危機的先兆。克魯曼更提出一個質疑,中國能否有著日本社會的凝聚力,一同讓經濟慢慢放緩,而不觸發社會及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