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停牌潮|9企「交白卷」 疫情因素僅幌子? 最壞情景股債雙殺

撰文:翟梓謙
出版:更新:

3月業績高峰期過去,深陷債務問題的內房板塊,又要面對新衝擊——停牌潮。按照上市規則,上市公司須於會計年度結束後三個月內公布年度經審核業績,否則要停牌。據《香港01》統計,因業績「交白卷」而於4月1日起停牌的內房至少9家,數目誇張。
分析指,內房停牌後,對於其償債、再融資、貸款展期等工作,或造成惡性循環。隨著房企違約,加上股票停牌,復牌無期,最悲觀的情況恐怕是股東及債權人均「血本無歸」。

新冠病毒疫情近期在中港持續爆發,令到不少上市公司無法如常進行審計工作,未及在限期內發布經審核之全年業績。

港交所早前亦宣布「放寬」措施,續按照2020年時與證監會聯合聲明的做法,容許上市公司在3月31日前發布未經審核之業績,以避過「停牌」,而經審核之業績則有一個月「寬限期」,須於4月底前公布。

港交所早前提出「寬限期」,續按照2020年時與證監會聯合聲明的做法,容許上市公司在3月31日前發布未經審核之業績。(資料圖片)

業績「交白卷」 內房重災區

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即便是未經審核的業績,至少有32家上市公司均無法趕及在3月底前公布,掀起新一輪停牌潮。其中,內地房地產企業可謂重災區,至少9家主要房企被罰「停賽」,佔總數28%,當中尚未計及旗下物管公司或關連子公司。

截至4月1日,因業績「交白卷」 而要停牌的主要內房企業包括世茂集團(0813)、當代置業(1107)、佳兆業(1638)、花樣年(1777)、融創中國(1918)、陽光100中國(2608)及中國奧園(3883),連帶早前已停牌的新力控股(2103)及中國恒大(3333),上述公司停牌前市值合共771億元。

中國恒大在去年10月遭財匯局高調調查其財務報表。(視覺中國)

停牌或使評級下調 現惡性循環

內房今輪停牌潮,除了因疫情影響審計工作外,還由於房企自身財務問題。過去一年,內房企業持續受債務問題困擾,其「表外負債」問題備受關注,令核數師審計更趨嚴謹。去年10月,財務匯報局曾高調調查中國恒大的財務報表,質疑恒大帳目有沒有遵守「適用財務匯報準則」,以及羅兵咸永道有沒有就此遵從適用審計準則,為內房賬目質素敲響警報。

公司停牌,除了投資者無法再正常交易其股票之外,對於公司自身而言,恐影響往後的融資壓力,以及其信貸質素。評級機構惠譽早前便表示,內房延遲刊發業績,或令其融資問題進一步惡化,並導致其評級有機會被進一步下調,使違約風險大增。

星展銀行(香港)研究部中國房地產業分析主管王丹認為,隨著內房停牌,對於本身的融資、信貸展期等,造成惡性循環。由於企業因為流動性不足、債務問題等,而令審計工作出現困難,公司無法如期公布業績;而投資者或債權人留意到公司無法刊發業績,難以掌握其財務狀況,使債券展期等工作有可能受阻。

星展銀行(香港)研究部中國房地產業分析主管王丹認為,企業要是因為疫情導致審計困難,正常在一個月內亦可以解決。(資料圖片)

疫情僅停牌表象 背後原因複雜

事實上,儘管大部分未能如期刊發業績的上市公司,不少引用疫情原因,但王丹認為,能夠在限期前公布未經審核業績的房企,若純粹因為疫情導致審計問題,都能夠在寬限期內完成審核。「大部分公司預計4月中能夠公布經審核業績,一小部分要到5月中,若因為疫情因素,一個月內是應該可以出得到」

至於連未經審核業績亦無法公布的內房企業,很大可能不單受疫情窒礙審計工作,背後的原因更加複雜。王丹指出,這些內房企業無法公布未經審核業績,除了本身有償債問題之外,或是缺失不少重要的數據,或者最新的財務數字與過去出現分歧,無法公布的背後原因更加複雜。

換言之,正在停牌的內房能否復牌,關鍵恐怕未必是疫情何時緩和般簡單。以融創中國為例,有關延遲刊發業績的公告,除了提及疫情因素之外,同時提到有關因下調評級而引起境外貸款的問題,以及境內公開債展期事項等,對財務報表影響的不確定性。至於最終「轉軚」稱無法公布業績的世茂集團,停牌通告只提到上海疫情防控的因素,但公司財務情況甚惹關注,除了盈警及核數師跳船外,信託產品也被指違約。

世茂集團的停牌公告中,僅提及上海疫情防控的因素,並未有進一步交代有關其財務狀況的因素。(資料圖片)

倘股債雙殺 投資者恐血本無歸

如此一來,到底這些房企是純粹因疫情導致延遲刊發業績,還是以此「遮醜布」,外界不得而知。惟一眾內房爆停牌潮,市場或憂慮會否引發另一個危機。

王丹認為,本身內房債市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水平,不少債價跌至低殘水平,情況可謂「差無可差」,故此這一輪停牌潮未必會造成新危機。但她預計,內房債務違約,債權人無法取回本金之餘,隨著停牌潮的出現,倘公司未能順利發出經審核業績,最悲觀的情況便是除牌,屆時股東及債權人均面臨「股債雙殺」的風險。

儘管內房板塊危機四伏,但王丹相信仍然是有著不少機會,特別是國企及現金流充裕的民企。在這一輪淘汰後,由於行業競爭減少,經營環境有所改善,這些國企及優質民企的盈利增長預期會有好轉。至於即使今輪免於停牌、或者是日後可復牌的房企,王丹建議投資者要留意,部分企業在融資方面受阻,只能依靠賣樓回款,需關注這些企業的財務穩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