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季績優兼「拆骨」 股價卻瀉6% 專家3方面拆解箇中玄機

撰文:柳英傑
出版:更新:

阿里(9988)於周四(18日)收市後公布上季業績。其經調整溢利按年增38%,表現勝預期;並且公布會向股東進行實物分派,將雲智慧分拆上市。正當投資者憧憬,在業績亮麗兼有業務分拆概念加持下,阿里股價可以再進一步之際,卻出現反高潮。在周五(19日)股價下瀉6%,成為表現最差的藍籌股。
由於騰訊(0700)及京東(9618)等科技股在公布業績後,股價攀升,為何阿里股價走勢與業績出現背馳?市場人士指出阿里電商業務再出現突破似有難度,同時在分拆雲智慧業務,亦難讓得益。加上按公司截至今年3月底止財政年度計算,市盈率逾20倍屬偏貴,明言若選股,會視騰訊為首選。

宣布以實物分派方式分拆雲智慧業務

公司在今年3月下旬,已公有將業務分為6大事業群,並明言會容許各事業群公司自行尋求融資,甚至計劃上市。因此投資者希望多了解整個計劃最新發展。在公布業績外,公司亦有進一步披露分拆各業務詳情。除卻分拆雲智慧業務,亦預告將有多項業務會分拆上市,包括物流業務菜鳥,以及及盒馬鮮生。前者預料12至18個完成分拆,後者則預料6至12個月內完成。

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於致全體員工信函內指出,雲智慧集團會在未來12個月從公司完全分拆及完成上市,又指出阿里裏生出另一個阿里,讓它從今天的小阿里變成明天的大阿里。

阿里上季收入按年增加2%至2,082億元人民幣。

上季內地電商及雲業務收入皆倒退

分拆業務屬於未來,投資者既關注公司未來,亦對上季業務發展相當留意。公司指出上季收入按年增加2%至2,082億元(人民幣‧下同),經調整溢利增長38%至273.75億元,表現勝預期。不過卻對公司旗下向業務進行分析,便會發現業務表現並非太突出。

中國商業業務仍是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季內收入1,360.7億元,佔公司整體收入逾65%,可是該業務卻按年減少3%,經調整除稅﹑息及攤銷前溢利(EBITA)為384.87億元,按年增加19.4%。張勇解釋在今年1月及2月初期間,受到疫情及大量人口回家過年及出行影響,網上實物銷售仍疫弱,內地電商業務受到很大影響。可是隨著2月疫情及假期影響消務,工作生活回到正常狀態,消費出現恢復勢頭,預料復蘇勢頭將會持續。

其他業務方面,國際商業業務收入按年增加29%,縱使業績表現較去年理想,仍錄得經調整LBITA 23.3億元。菜鳥收入增長18%,經調整LBITA收窄至3.19億元。至於即將分拆的雲業務,季內收入按年下跌2%至185.82億元,經調整EBITA增加39%至3.85億元。

截至今年3月底整個財政年度,阿里錄得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725.1億元,經調整EBITA增長13%至1,479.1億元。以阿里周五收市價計算,市盈率逾21倍。

張勇指出內地消費出現恢復勢頭,預料復蘇勢頭將會持續。

葉尚志料內地電商業務難再有突破

阿里公布業績後股價下挫,成為周五市場焦點。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市場對電商業務仍然保持謹慎態度,加上電商業務進入「平台期」,意指電商業務收入趨穩定或規模較難有大突破。加上面對京東等龐大的競爭對手,不看好未來阿里內地電商有進一步突破。

就公司計劃分拆雲智慧業務,葉尚志認為在業績報告上只說明了12月內分拆阿里雲業務,沒有實質的時間給予到市場,市場這刻或有「等唔切」之感。加上,阿里雲以實物分派方式獨立上市,意指阿里在當中是沒有實質的得益,甚至未來需要進行撇帳,亦可能引致周五股價下跌。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指出,阿里目前市盈率逾20倍屬偏貴。(龔嘉盛攝)

他亦認為現時內地的雲服務供應商,大多與有國企背景的電信營運商合作。雲服務增長快速,是因為AI或大數據研發需要把大量數據及資料存放在雲端上,基於安全考慮,內地政府未必願意將資料放在阿里雲等民企上。不過引入外部策略投資者會否致情況有變,則可以留意。

葉尚志又指出,按目前阿里市盈率約21倍來看,並非處於入市位置,而且整體大市亦因應市況正在調整。縱使阿里尚有200億美元額度進行回購,卻不可以單看這個因素;指出目前公司估值偏貴,在ATM中會視騰訊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