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櫃台證券交易本月19日推出 陳茂波︰促進離岸人民幣更高效流動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題為《由啟動港股雙櫃台交易說起》網誌,指出即將推出的「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雙櫃台模式)證券交易,將促進離岸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更高效流動。

陳茂波稱,港交所將在本月19日推出雙櫃台模式交易,首批獲納入名單的24隻股份,屆時將可分別以港幣或人民幣進行交易,兩個櫃台將使用同一份股東名冊、同一實物股票,交易的股份亦享受同等權利。這24隻股份涵蓋科網、金融、地產及消費類業務,合共佔港股日均成交量約四成,將可為本港和世界各地離岸人民幣持有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未來,可採用雙櫃台模式交易的股份數量將分階段增加。為有效降低港元與人民幣櫃台之間的價格差異,同時提高人民幣櫃台的流動性,新安排將包括設立「雙櫃枱莊家機制」。目前,已有9個交易所參與者獲授雙櫃台莊家牌照,為相關交易提供流通性。下一步,我們會推動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納入「南向通」,讓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用在岸人民幣資金買賣港股,降低他們的資金南下時可能面對的匯兌風險。

此外,陳茂波又指,今年3月「滬深港通」進一步擴大了合資格證券的範圍,包括將符合條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業納入「南向通」,以及將更多上證A股指數和深證綜合指數的成份股納入「北向通」,這除了能便利內地和國際投資者開展多元化的全球資產配置外,也有望吸納更多優質外國公司來港上市。

至於「互換通」(兩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北向交易,也於上月中正式啓動,陳茂波認為,這舉措將便利持有內地債券的境外投資者買賣內地利率互換產品,讓他們可以更有效管理匯率波動的風險。「互換通」將與「債券通」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有助提升內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及廣度。開通首日,共有27家境外機構通過互換通達成在岸人民幣利率互換合約交易,涉及名義總值超過82億人民幣。

展望未來,陳茂波稱,港府會繼續與業界和內地相關機構探討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提供更多的投資和風險管理產品,構建更蓬勃的離岸人民幣生態圈。證監會、港交所和金管局正與內地有關機構開展商討在香港推出國債期貨,並進一步完善離岸市場的人民幣金融基建,提升其承載力,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