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買樓買債「暗藏殺機」 「低息是永恒」毒咒發功|鄭昆侖

撰文:鄭昆侖
出版:更新:

中國恒大(恒大)(3333)近日發佈了2021以及2022年的2年業績。應該不會令人驚訝,恒大的負債水平大幅上升、而且連續2年錄得巨大虧蝕。比較上好的事情或者包括恒大股份或者可以暫時避開除牌的命運。另外,恒大的美元債券價格近日的市價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動,這亦暗示市場對於近2年差勁的業務情況感覺已經「非常之麻木」。

恒大債券:仍未一文不值,但已經弄至「血流成河」的局面

一隻在2025年6月份到期的恒大美元債券,近日維持在6.3美元水平左右。作為參考,同一隻債券在2021年5月中當時的市價仍是過達82.5美元 (當時息率15.5厘)。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不幸在2020年以及在2021年上半年買入了恒大債券、又或者是間接地持有恒大債券(以及其他高風險內房債券)的亞洲高息債券基金的投資者,不妨找一找當時「說服」閣下買這些「東西」的債券銷售員、基金Sales、又或者是銀行RM(Relationship Manager)。

只不過,在買入這些東西之前,這些投資者所透過的正當金融機構進行交易之前,應該簽了「清楚明白」投資風險的文件。所以呢,只能怪自己沒有好好了解風險吧。

當時亦有銀行RM建議客戶以槓杆(借錢)的方式買入亞洲高息債券基金。即使相關的債券基金價格由2020年高位可能僅累跌20%至40%不等,但是由於相關的投資者涉及槓杆,因此很多投資者在最壞的時侯(例如2022年10月底)實則已蝕了40%至80%的本金。

借錢買東西的「風險」,恐仍未波充分反映

作為財技的ABC,除非乎合某些「嚴謹」的條件,否則長遠計借錢買賣資產(包括買樓)是最容易輸大錢的方法(筆者是指長遠計,尤其是10至20年的時間為準則)。

作為平民百姓,首先不太可能與國際級大型企業一樣享有「以偏低而且定息的條件」發行長期債劵。

簡單而言,閣下在証券行借錢炒賣股票(借孖展)不單止涉及浮動利率(Float rate),而且証券行會隨住資產價格波動而要求閣下沽出資產(以便乎合証券行的風險管理措施)。孖展炒賣戶口被迫沽出股份(俗稱打靶)的時侯, 通常是接近市況的底部。

舉例說,在2022年10月恒指在大約14,690點的時候,坊間便傳出大量孖展炒賣戶口遭「打靶」的案例。即使在銀行借錢買基金,遭「打靶」的機會率並不會低太多。

只有長期持有充足現金的投資者,才有可能在通街「都是血」的時候「執平貨」。

恒大的負債水平大幅上升、而且連續2年錄得巨大虧蝕。﹙資料圖片﹚

相比在証券行借孖展炒賣股票,借錢(透過樓宇按揭)買樓的風險略低一點兒,但是仍然很高。儘管房地產的中短期價格變動看似不太大,但是在3至5年內累跌30%至70%的可能性仍存在。只要利息上升並且在高位水平維持,樓市自然波動。再者,在港府以及金管局近年大力鼓勵市民以「超高按揭成數」買樓, 那麼整個遊戲只會越來越刺激。

值得一提,港府近年透過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 推出定息(Fixed rate)的樓宇按揭計劃,可謂是「德政」。只不過,知道這個計劃的人似乎不太多。再者,很多置業者一直中了「低息是永恒」的毒咒,並不太願意多付一些利率(買個保險)鎖定樓宇按揭利率水平。

2021年11月1日推出的樓宇按揭定息計劃, 當時的定息水平為1.9厘至2.1厘不等。今天的銀行按揭浮水平已見3.3至3.6厘左右(有銀行甚至已調升至5.8厘左右),亦暗示早在美國加息週期開始時(2022年首季)便「鎖定利率」是明智之舉。

長江基建(1038)在2021年「鎖定利率」的巧妙做法

同樣是鎖定利率,早在2021年年中長江基建(1038)便將之前的永續債券(Perpetual Bond / Perpetual Securities)進行再融資(Refinance),亦把握了在環球加息週期之前鎖定較低的融資成本。2021年進行再融資的成本息率大約是4.2%左右,亦低於融資前的息率成本(5.8%)。除了長江基建之外,當時恐怕沒有太多本地企業看得到加息風險並且做作準備。

這批永續債券的最新息率已回升至5.5厘, 而價格已跌至76.5美元水平。換句說話,長江基建在2021年進行的再融資,對股東來說是增值(鎖定較低的融資成本)的, 但是對於買入這些永續債券的投資者來說未必是好事。

【財經專欄】「侖」理講價.鄭昆侖|善恆證券策略師

作者介紹:筆者 Albert (分析員的告白 / Albert Analyst)為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從事投資行業十多年,包括買方研究分析、獨立股評分析等工作。Albert的投資(投機)理念是尋找鮮為人知的宏觀以至行業趨勢,在人群未湧入前買入「優質資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