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管局指有案例以虛幣作媒介 開展非法買賣外匯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國家外匯管理局及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聯合發布八宗懲治外匯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外管局回應記者查詢指,相關案例主要針對跨境對敲型非法買賣外匯案件。

跨境對敲型非法買賣外匯是當前非法買賣外匯的典型表現之一,此類案件中,人民幣和外幣一般不進行物理上的跨境流轉,表面上資金在境內外單向迴圈,實質上屬於變相買賣外匯行為,擾亂外匯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構成非法經營罪。

外管局指,有案例以虛擬貨幣為媒介,開展非法買賣外匯。目前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越來越多的非法買賣外匯犯罪通過虛擬貨幣交易兌換實施。以虛擬貨幣為交易媒介,間接實現外匯與人民幣的貨幣價值轉換,是非法買賣外匯行為鏈條上的重要環節,應予依法懲治。

近兩年來,外管局配合司法機關打擊非法經營等外匯違法犯罪案件200多宗,行政查處非法買賣外匯、逃匯、騙購外匯等違規案件1,100多宗,罰款及沒收款項約15億元人民幣,有力維護外匯市場良性秩序。

外管局將切實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和要求,嚴格執法、敢於亮劍,會同司法機關、公安機關保持對非法跨境金融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