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難當盛事之都 發展政治之都潛質優厚|伽羅華

撰文:伽羅華
出版:更新:

美斯風波擾攘一周,主辦單位Tatler回水一半項款,倒蝕4,300萬元,盛事之都變亂事之都,最大輸家只有香港。原本是一場普通的商業糾紛,可能因為美斯在日本踢足30分鐘的開心足球,終摻雜民族情緒,但上綱至辱華的政治層面,只怕今後稍具名氣的演藝人士都不敢踏足香江。

雖然主辦機構宣傳美斯有「貨不對辦」之嫌,但港官在應變危機的表現極不專業,最致命的是欠缺商業思維,事前對合約把關不足,急於求成,連條款未看清就批出款項,犯了商場大忌,期間又提出不合價碼的要求,被人鑽了空子,吃了大虧,放在商業社會早被降職問責。

邁阿密國際在日本的門票遠低於香港,但球王美斯表演沒有欺場,沒比較就沒有傷害。筆者建議,若港府繼續以公帑支持盛事,起碼條件是對門票、場內餐飲等服務收價有發言權,因為經過港府加持,消費者除了向主辦單位追責,港府亦要為失信埋單。

美斯上年6月身披阿根廷國家隊球衣在北京獻技,今年阿根廷卻無法在北京及杭州進行友賽。(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眾所周知原因 取消阿根廷表演賽

美斯辱華風波會否告一段落?上周五杭州體育會以「眾所周知的原因」宣布取消3月邁阿密國際來華的表演賽,看來故事遠未落幕。

美斯於2023年6月率領阿根廷隊來華作賽,當時他持有西班牙護照入境,因為西國與中國沒有免簽證安排,美斯滯留北京機場兩小時,期間他反問「台灣不是中國嗎?」,嗆得中國海關無法回應。美斯言者無心,但聽者會認定民族尊嚴受到傷害。

美斯與國際邁阿密原定去年11月訪問大陸,但因未獲官方批文而取消,最後傳出國際邁阿密來港表演。國際邁阿密未能訪華,究竟是美斯戲言「台灣不是中國嗎?」,傷害了中國人的感情,還是去年11月阿根廷極右翼的政治素人米萊當上總統,對中國態度急轉彎有關,還有可能是A股暴跌,股民情緒低落,有股民說這個新年怎麼過,官方需要轉移焦點,哪個是真正原因難下定論。

早前A股低迷,上證曾失守2700點。近日已失復相關失地。(資料圖片)

A股暴瀉 陣前突換帥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經常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所以人事安排只講政治背景,因為紅而不專可保證敢於鬥爭,專業背景反而阻礙鬥爭。A股暴跌,他換下證監會黨委書記和主席易會滿,換上非傳統金融幫的吳清,打仗時期不顧軍心渙散,仍要陣前易帥,足見領導人對農曆年跌市感到懊悔沮喪,所以美斯事件持續發酵,很有可能是官方通過凝聚排外情緒,緩解民眾因跌市蒙受的傷痛。

港股兔年暴跌6,298點,跌28.6%,與港樓表現難兄難弟,預計龍年港股仍面對巨大挑戰,投資者宜刀仔踞大樹,暫勿重注中概股。放眼海外市場,日股與台股的市盈率約20至21倍,較市盈率26倍的標指更值博。

周五標指歷史性收高於5000點,報5026點,納指邁向萬六點關,收報15990點,升1.25%,Nvidia股價突破700美元,報721.33美元,道指報38671點,微跌0.14%。美股兔年大豐收,雖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為熾熱股市降溫,說3月降息機會不大,但美國經濟表現強勁,遭科企裁減的員工很快在就業市場覓得工作,令股市再創新高,今筆者意外。

日本股市近年表現強勁,單計過去1個月已累升1成。(視覺中國)

日本有天后美斯加持 日股看俏

過去一個月,日股與日圓表現背馳,日圓兌1美元由141回軟至149,跌5.4%,同期日股累升一成,以美元計日股升4.6%,外資未因日圓貶值而離場,反而押注日本有加息條件,加上樂壇天后Taylor Swift及球王美斯赴日掘金,幫日本打造盛事之國,相信有助加持日股。

基本法23條諮詢期將於2月底結束,中央要求香港立法禁止7類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但23條關繫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很多人以其他國家都有國安相關法例,為何香港不能為23條立法?其中的關鍵是法例對「國家機密」定義模糊不清,又缺乏上訴機制,很易令人誤墮間諜法的法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10條,國家秘密分為「絕密」、「機密」和「秘密」,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絕密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其次是機密和秘密,基本上絕密部分較易區分,但也非絕對,例如美空軍大學在2022年10月披露中國火箭軍的基地位置和人員編制、中國最先進的五代機殲-20的設計、中國進行生化武器研究等,這些都是絕密的明顯例子。

國家機密定義模糊不清 易中招

相對上,機密和秘密的界線更加模糊,若官方沒法建立目錄來釐清哪些信息是絕密、機密和秘密,執法者是難以區分,往往寧枉無縱,或是長期關押嫌疑犯促其交代。此外,中國國情較外國更為特別,它視公共數據為新型國有資產,若數據處理者向外披露這些具戰略性資產,例如滴滴出行有關網約車數據、Tesla車cam在內地行車時收集的視訊,在外國視為一般的商業數據,對使用雖有設限,但在中國是禁止向外地轉移。

2月5日原籍中國的澳洲作家楊恆均遭中國司法當局以間諜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未判刑前已關押5年,但立案後至今未有披露他竊取哪類國家機密或以何種途徑竊取,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已於去年7月生效,這裏反映新間諜法未能適用於將楊恆均入罪的理據,是修訂不完善,還是有其他原因?

政府正為基本法23條立法進行諮詢。(資料圖片)

公眾利益與國家利益 未必一致

另外,澳洲華裔記者成蕾於2020年5月被關押三年多,至去年10月在澳洲政府多方營救下被釋放,中國國安部給出的理由是她非法將工作中掌握的國家秘密內容,通過手機提供給該境外機構,實情是她將一份須遵守公布時限的新聞材料提早幾分鐘向友好分享,案情同樣沒有披露她提早外泄的新聞材料屬於哪類國家機密,是絕密、機密,還是秘密?

在本港傳媒行業,成蕾個案更有代表性,新聞工作者經常處理敏感資訊或數據,若23條對國家或官方機密定義跟足內地,而不清楚列出豁免範圍,違反內地保密法易過借火,例如報道內地人口實際不足12億人,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實際是負數,已經觸犯內地保密法規。律政司林定國曾經以揭露南丫海難未必獲得豁免為例,引起業界恐慌,事後澄稱並非好例子,這已經反映外國一般所指的公眾利益與內地的國家利益並不一致。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